260多年历史的胡氏宗祠及其风水塘
黄埔村:见证海上丝路繁华——
自1757年清政府实行“一口通商”后,广州就成了中国唯一开放的对外贸易口岸,而且外洋船舶只准停靠在黄埔港。凭借这一垄断地位,古黄埔港商船云集。因港口而繁荣,由此有了黄埔村。
隐于闹市,是广州现今保存古民居最多、最完整的一个古村。它曾经是广州“一口通商”的见证,也曾经走出过众多士子儒商。
古村是什么?古村是中国人最顽固的文化记忆,是中国人最依恋的心灵故乡,是中国人甘之如饴的归隐田园。
当我们遥想“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脑中浮现的不是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而是蓬草丛中的断壁残垣;当我们吟诵“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心中遥想的不是穿空的石屎森林,而是铺满青石板的小巷和掩闭的柴门。
当我们说起古村,似乎总是想到江南那些小桥流水的古镇,却忽略了,就在广州、就在我们身边,有一座隐于闹市中的黄埔村。
这是广州现今保存古民居最多、最完整的一个古村。它曾经是广州“一口通商”的见证,也曾经走出过众多士子儒商。当百年繁华归于沉寂,青砖灰瓦凝聚成一部部沉默的历史,只等你轻轻触碰,它便会缓缓道出古老的秘密。
海上丝路的起点
1745年1月11日,隶属于瑞典东印度公司的“哥德堡1号”商船满载着瓷器、茶叶、丝绸等中国货物离开广州黄埔港。8个月后,它回到了哥德堡港,船员们已经能够看到岸边欢迎的人群,但就在离港口大约900米的海面,这艘大船触礁沉没了。人们疯狂打捞漂浮在海上的货物,在市场上拍卖后竟然能够支付“哥德堡1号”此次广州之旅的全部成本,还获利14%。
就在“哥德堡1号”返航的第二年,黄埔港又迎来了一艘陌生的大船,它是从刚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开来的“中国皇后号”,它是美国开到中国的第一艘商船。“中国皇后号”带来了西洋参、棉花,装回了茶叶、丝织品、瓷器。在它返航的那天,买办将一些荔枝干、标有日期的南京布、几篮橙子送到船上,寓意商船返航顺风顺水。这便是中美交往的开端。
其时,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是全世界航海家、商人最向往的富庶国家。自1757年清政府实行“一口通商”后,广州就成了中国唯一开放的对外贸易口岸,而且外洋船舶只准停靠在黄埔港,船员买办不准进入广州城内。
凭借这一垄断地位,古黄埔港商船云集,排列在珠江江面的帆船长达数里,蔚为壮观。英国人威廉·希克曾感叹,珠江上船舶运行忙碌,就像伦敦桥下的泰晤士河。
黄埔古村边的南码头,水面宽不过10米,像一条与珠江连接的小河涌。南码头附近的酱园码头,当年瑞典“哥德堡号”和美国“中国皇后号”都在这里停泊装卸货物。如今,只能遥想当年港口“夷舟蚁泊”的壮阔图景。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上海、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上海港逐渐替代了广州港的地位,再加上黄埔村附近的古黄埔港航道逐渐淤浅,港口大约在19世纪中后期迁到长洲岛,发展为黄埔新埠,从此古黄埔港逐渐失去了往日的繁华。
2006年,瑞典的仿古商船“哥德堡号”重访广州,重温250年前的广州之旅。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和西尔维亚皇后,专门到当年“哥德堡1号”抛锚地黄埔古港访问。
如今,在黄埔古港边,建起了一座粤海第一关纪念馆。纪念馆由黄埔税馆、永靖兵营、买办馆、夷务馆等展厅组成。坐在这里,临海听风,可以静静想象当年海上丝路的繁华。
推荐阅读:
岭南古村落——松塘村
岭南古村落——石塘村
岭南古村落——林寨村
岭南古村落—塱头村诉说荣光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