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历史 >> 无小类 >> 正文
岭南古村落——松塘村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张素圈 邵凯健  日期:2012-11-28

松塘村功名碑林立,宗祠家庙古建非常精美

松塘村功名碑林立,宗祠家庙古建非常精美

    松塘村:新妆重现800年文翰风韵——

    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上金瓯松塘村。南宋理宗(公元1225—1264)年间,区姓先祖为避兵乱,自南雄珠玑巷南迁,定居松塘,距今已有800年历史。数百年来科甲蝉联、儒绅显赫,被誉为南国“翰林村”,成为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的活化石,并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佛山南海西樵松塘村,这个有着800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因其数百年来科甲蝉联、儒绅显赫,而被誉为南国“翰林村”,成为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的活化石。置身松塘,几百年的风霜扑面而来:村居环塘倚岗列建,百巷朝塘。宗祠家庙以及文武圣庙,其数量之多,建筑之精美,堪称岭南古村之翘楚。

    松塘村只是南海西部古村落集群的突出代表,借南海打造“国家旅游产业集聚(实验)区”、“广东省文化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之机,以西樵山为龙头的南海西部,正实施文化引领战略,通过挖掘周边西樵镇、丹灶镇、九江镇、松塘村等名镇、名村的历史文化资源,重现昔日岭南文化发源地的辉煌,在城市发展中实现对文化资源的传承、保护和发扬。

    800年翰林之风依旧

    11月18日上午,一辆大巴停在了西樵山脚的松塘村月池边,一群扛着“大炮筒”的摄影发烧友下车后,便分头采风去了。作为广东省首个省级摄影创作基地自然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松塘常常要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和游人。

    村民区振作老人说,关于松塘村的意韵,从村里走出去的革命家、广东省政协原主席区梦觉书写的一对楹联“松蟠朱顶鹤,塘跃锦鳞鱼”,最为贴近。松与鹤,均属于中华祥和、耋寿的象征;鱼可化龙,逐流出海,走向无限。

    宋代以来,从南雄逃难迁至岭南水乡的区氏先人,有着耕读齐家治国、回馈乡梓的传统。这个常住人口不足2000人的“翰林村”,从明朝出了一位翰林院学士开始,在明清两代至少走出了4位进士、7位举人,其中3人进入翰林院。

    如今,区氏宗祠门前广场上仍立有一排宽约40厘米、高矮不一的旗杆石,高的近2米,矮的约1米。区振作说,科举考试中了进士或者举人后,村中便会树起一根长20多米、碗口粗的旗杆,悬挂着旗帜,旗杆底部由旗杆石固定,石上刻着及第人的姓名和名次。由于年代久远,木杆早已腐朽,仅留下旗杆石为证。

    如今,在松塘青石板铺筑的长街深巷中,300多年前的夹板泥墙古屋、100多年前的镬耳屋,保存完好者不少。宗祠门梁上悬挂着各色牌匾,门上威武的彩绘门神至今仍清晰可辨。拉开门上厚重的大铜锁环,祠堂内的构筑一目了然,梁上精美的木刻雕花凝聚着已经失传的历史典故,油漆柱子上的对联显示着村庄昔日崇文重教之风。屋外,红砂岩、花岗石所砌古井至今仍涌着清澈的水。

    科举结束后,松塘村灵气犹在。在近代,从村里走出去的有革命家、省政协原主席区梦觉,北伐战争时期的区觉孟,省港大罢工中的区作利都成为村民的骄傲。恢复高考30年,据不完全统计,村内有近200人考上名牌大学或本科大学,而读大专者更比比皆是。

推荐阅读:

岭南古村落——石塘村

岭南古村落——林寨村

岭南古村落—塱头村诉说荣光

乾隆重惩“××到此一游”

分页:[1] [2]

编辑:菩提树
夕佳山民居古老的建筑 精美的落地花罩,是民居建筑木雕装饰的一绝 在..
历史淹没在深邃富丽的建筑中,格调却“刻”在沧桑的建筑之上,古代建筑是我..
西窑 碧落寺碑亭 双桥 碧落碑 在晋城西北约十五华里的泽州县南..
“寺中隙地固多,而屋宇寥寥中,有中殿削落更甚。然规制奇古,绝不类..
我国丰富的古代建筑不仅是文化瑰宝,也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在全国各地纷纷申..
站在“五凤坊”长廊,可以看到紫阳街上的石窗展示 夜色中的悟真坊。紫..
 ·广西危旧骑楼拟由政府“收购..
 ·“文物医生”为邕城古建筑开..
 ·罗哲文:多少遗憾 都付断壁残..
 ·古城复兴重在突破发展瓶颈
 ·莫让“棒杀”抹杀了开封复兴..
 ·旅游专家谈论巨资再造古城是..
 ·西塘模式之人与古镇“碰撞”..
 ·西塘模式之活着的千年古镇的..
 ·阮仪三:留下“真古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