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科技支撑让黄山古民居焕发新魅力
来源:黄山新闻网  日期:2012-10-19

    “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实施以来,市科技局立足科技创新,攻克关键技术,加大科技应用,推广新技术新材料,促进古建筑修缮和业态提升,围绕古民居的保护利用,共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省地方重大科技专项、自主创新专项和省年度科技攻关项目8项,获经费支持3557万元,科技创新在“百村千幢”工程中发挥了支撑和引领作用。

    强化集成示范,促进古民居保护的科技注入。市科技局深入开展调研,征集技术需求,凝练科技项目,通过集成示范和传承创新,重点开展了古民居木制构件防霉、防虫、防火、防水和防腐处理、砖体结构加固维护、通风采光新技术应用等一系列技术攻关与应用。尤其是通过省地方重大科技专项“徽州唐模古村落国际休闲、度假乡村旅游新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的实施,创新使用墙体保温、房间隔音处理等新技术新材料对古民居进行改造,极大提升了传统民居的宜居品质;集成创新运用低碳环保节能新科技成果,实施夜间亮化工程,科学合理设置灯光布局,做到“见光不见灯”,解决游客夜间观光休闲的难题,对景区整体业态提升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在黟县秀里影视村和新安江延伸段湖边古村落的迁建工程中,运用综合技术手段,科学复原古建筑结构形态,在古民居使用功能上进行创新,赋予古民居时代功能。

    深化产学研合作,搭建古民居保护的科技平台。为强化“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的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撑,市科技局组建了徽派建筑、徽雕等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等相关院校的技术合作,抓攻关与创新,促关键性技术提升。举办了“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科技论坛,围绕徽州古建筑的保护理念、古民居的墙体保温、绿色节能、彩绘风化、污水处理等共性关键技术进行交流,充分研究和挖掘传统徽派建筑营造技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徽派古建筑聚落保护利用和传承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现已正式启动。该项目首次以地方高校为主整合科技资源,研发投入共计8027万元,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资金2567万元,重点开展徽州传统建筑和聚落适应性改造和品质提升、灾害防治与营造施工、营建与技术挖掘和保持徽派建筑典型特点的可再生能源建筑技术等4方面的研究与示范。

    瞄准技术难点,加快古民居保护的科技攻关。市科技局结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自主创新专项的实施,针对“百村千幢”工程中的技术难点,重点在徽州古民居的数字化测绘、古建筑装饰传统工艺及传承、古建筑修缮及异地迁建、古建筑保护与环境综合整治、古建筑绿色节能示范等5个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多举措为古民居保护增添科技保障。挖掘和传承徽州传统建筑改造技术,探寻“徽州三雕”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为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提供既适用于现代建筑又能保留传统建筑风貌的技术指导。结合现代水系设计方法和水循环处理技术,探索徽州古民居生活污水高效能、低成本生态处理技术并应用于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徽派建筑专业人员培训,树立不求我有,但为我用的人才培养理念,以项目建设为平台,加快“土专家”的培育,提升古民居保护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古民居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人才保证。

推荐阅读:

农民自学成知名古建筑师 20年修了100多座庙宇

宁波象山儒雅洋何恭房祠堂再现生机

老宅被拆事件凸显文物保护困境

保护文物建筑 亟须消除制度短板

编辑:菩提树
名称古典风韵的江南园林——徽州唐模古村

类别私家园林建筑
名称世界水利文化鼻祖――都江堰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北京燕平八景之银山塔林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山西祁县昭馀古城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山西运城常平关帝庙

类别国家级文保单位
名称山西介休五岳庙

类别国家级文保单位
 ·广西危旧骑楼拟由政府“收购..
 ·“文物医生”为邕城古建筑开..
 ·罗哲文:多少遗憾 都付断壁残..
 ·古城复兴重在突破发展瓶颈
 ·莫让“棒杀”抹杀了开封复兴..
 ·旅游专家谈论巨资再造古城是..
 ·西塘模式之人与古镇“碰撞”..
 ·西塘模式之活着的千年古镇的..
 ·阮仪三:留下“真古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