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的定义及功能
城市是指具有一定人口规模、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区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人口等的集中之地和中心所在,并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形成发展而形成发展的一种有别于乡村的高级聚落。它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在中国几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中,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城。古城,一般就是指历史文化名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城市的演变是一个有规律的历史过程,它们随社会的进步而发展,经济的发展是其演变的基本原因和基础。
二、中国古城的分类及主要代表
中国古城众多,可以按不同角度分类。按行政级别分,有古都、省城、州城、县城。按用途分,有行政中心、军事城堡、商业都市等等。其著名的代表性古城有:
(一)古都型—西安、南京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八大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文明的发扬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和国务院最早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世界著名旅游胜地。早在110万年前的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它有6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年的国都史,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从西汉起,西安就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重要城市。“丝绸之路”西汉时以长安为起点。“长安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主干。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古城位于西安市中心区,呈长方形,城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总周长13.74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南京历史悠久,有着超过2500余年的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考古发现表明,大约30万年前南京就有了古人类的活动,6000年前南京就出现了原始村落,聚居着本地原始居民,时至今日,已经历了无数世代的繁衍生息。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在雨花台下筑城史称“越城”。这是南京建有城堡的最早记载,至今已有2484年历史。公元229年,三国东吴迁都于此,始创建业城,而后,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先后在此定都。“南京”名称始于明代。历史上先后称为冶城、越城、金陵、秣陵、石头城、建业、建康、白下、上元、升州、江宁、集庆、应天、天京等,尽管几番更换城名,依然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雄奇的丰姿、绮丽的风光,盛名百世,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省城—武汉(武昌)
武汉,是中国湖北省省会,华中地区最大都市及中心城市,长江中下游特大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长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跨江鼎立的格局。武汉的城市文明历史可追溯到3500年前的盘龙城遗址,是现今发现且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古城。这是长江流域发掘出的最古老的城池,被学者认为是长江流域文明和黄河流域文明融合的突破口。3500年间,因水运发达,物产丰富,这里从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并由军事中心进而发展为区域性政治商贸中心,武汉也因此拥有融汇多元文化的优势和特质。武昌依山傍水,文化历史厚重,有盛享“天下江山第一楼”美誉的黄鹤楼,距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皇家寺院、佛教胜地宝通禅寺始建于南朝,历经了2000余年的沧桑;关公胜景——卓刀泉寺;有2500年历史的道教著名十方丛林之一的长春观,每逢庆典之日,祈禳活动甚为壮观;湖北省博物馆展出的战国出土文物古编钟,更饱蘸了浓郁的楚文化风韵,成为湖北省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标志;在大革命时期由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由毛泽东同志实际主持工作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现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辛亥革命,给武昌留下了辛亥起义鄂军总督府、起义门、工程营、楚望台军械库、黄兴拜将台、伏虎山辛亥革命烈士墓群、黎元洪墓等一大批首义遗址和胜迹,武昌被称为“首义之区”。
(三)州城—荆州古城、襄阳古城、赣州古城、正定
荆州古称“江陵”,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江汉平原腹地,湖北省的中南部。荆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建城历史长达2600多年,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公元前689年,楚文王建都于郢(现荆州区纪南城),历20个楚王,定都长达411年,创造了堪与古希腊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三国时期,荆州为群雄逐鹿之地,境内三国文化遗存遍布。荆州古城墙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曾是楚国的官船码头和渚宫,后成为江陵县治所,出现了最初城廓。经过三百五十多年的风雨,现存的古城墙大部分为明末清初建筑。现耸立在人们眼前的雄伟砖城,为明清两代所修造。砖城逶迤挺拔、完整而又坚固,是我国府城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垣。
襄阳古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汉水中游南岸。三面环水,一面靠山,易守难攻,故为历代兵家所看重。襄阳城楚时为北津戌至今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历代为经济军事要地,素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兵家必争之地”的称号。秦汉以前,襄阳为邓、卢、鄀、罗、鄢、谷、厉、随、唐等诸侯国之城,随后为楚境,秦汉以后又是三国文化的中心区域和历朝历代的重镇。3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大小战役难以数计,著名的战例就有:白起水灌鄢城之战、关羽水淹七军之战、朱序抗拒苻丕之战、岳飞收复襄阳之战、宋元襄阳之战、李自成进占襄阳之战等。城池周长7公里;护城河最宽处250米。襄阳城雄伟壮观。古朴典雅的城地,与新近修复的仲宣楼昭明台等历史名胜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襄阳城共有六座城门,即大,小北门,长门,东门,西门和南门。古城历经沧桑,现仅剩临汉、拱宸和震华等三座城门。在临汉门上尚保留有一座始建于唐、重筑于清的重檐歇山式城楼,经维修后完整无缺。城墙最低处7米,最高处11米,周围环绕着护城河。古老的护城河主道宽180米,最宽处250米。绕城泛舟游览,只见城垣高筑,垛堞处处,垂柳掩映,灌木葱茏,风光无限。
推荐阅读:
陕西:唐十八陵考古完成11处寝宫勘探
江西奉新县发现一大型先秦遗址
贵州90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推荐名单
库车对苏巴什佛寺遗址进行3D还原
分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