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城的文化遗产价值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网 日期:2012-12-14
赣州古城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南康郡守高琰在章贡二水合流成赣江之滨建郡治。唐末五代扩大城池由1平方公里,拓宽至3平方公里。北宋嘉佑年间砖石包砌了夯土城墙,兼具军事防御和防洪功能。经过900多年的不断完善,形成周长6900米,平均高度5米,厚6.5米的高大雄伟的城墙。至今城墙、城门基本完好,并有八境台、郁孤台。
正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河北石家庄一座历史悠久的旅游文化名城,地处冀中平原,春秋时期属鲜虞国,战国时期属中山国(后为赵国所灭),汉高祖刘邦十一年(公元前198年)改名为真定府,意为“天下太平”。一千四百多年以来,正定一直是府、州、郡、县治所,是当时中国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镇之一,与北京和保定并称为“北方古镇三雄”(正定南城门上至今还镶有“三关雄镇”的石刻匾额)。百岁帝王赵佗、常胜将军赵云故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正定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文化积淀深厚,享有“古建筑宝库”的美誉。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其中,有“京南第一古刹”之称、中国现存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隆兴寺。寺内21.3米高的铜铸大悲菩萨是全国最高的立式铜佛,与唐代建筑华塔、开元寺钟楼和须弥塔、天宁寺凌霄塔、临济寺澄灵塔,以及五代遗物文庙大成殿,堪称中华文物之精粹。
(四)县城—辽宁兴城、江西浮梁
兴城古城背倚辽西丘陵,南临渤海,雄踞辽西走廊中部咽喉之地。是辽东地区通往中原的交通要道。辽圣统和八年(公元990年)始称兴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古城略呈正方形,城墙周长3274米,高8.88米,底宽6.5米,顶宽5米。墙顶外沿筑垛口,内修女儿墙。城墙四面正中各有城门一座,东曰春和门,南为延辉门、西名永宁门、北称威远门。各城门上修筑高耸的箭楼,各门内侧沿城墙修有蹬道。四角高筑炮台,突出于城角,用以架设红夷大炮。当年明清宁远之役,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被红夷大炮击中,身负重伤,回盛京不久身亡。古城的正中心,有一座雄伟壮观的钟鼓楼,它凌空飞架,气势巍峨,登楼可眺望全城风光。鼓楼为古代战争时击鼓进军、平时报更用。楼高17.2米,分为三层。内部为兴城出土文物陈列馆。有“红山文化”时期(约五、六千年前)以及春秋时期的珍贵出土文物,还有一架国内罕见的由整张牛皮绷制的直径2.25米的巨型大鼓。城墙东南角有一座魁星楼。楼两层,八面八角,建筑精良,内有魁星像一尊,头部像鬼,青脸红发,一脚向后翘起,一手捧斗,一手执笔,犹如用笔点中应试人的姓名,就是古书中说的“魁星点状元”。古城内南、北、东、西四条大街十字相交。南街中段耸立着祖氏石坊,南街是古迹保存最多的街。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浮梁古城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郊,距离景德镇市区8公里。建于公元817年(唐元和十二年),历经唐、宋、元、明、清诸朝,是历代浮梁县治之所在。全城布局形似八卦,城墙全长20余里,高1.6丈,宽丈许,气势宏伟。是江西省内保存较完整古代县治城郭,古城内有全国唯一的五品古县衙和宋代红塔等有着历史价值的建筑和悠久的瓷和瓷文化历史。
(五)军事城堡—大鹏所城
深圳大鹏所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是明清两代南中国海防军事要塞。明代大鹏所城有武略将军刘钟、徐勋,清代的大鹏所城有赖氏“三代五将”、刘氏“父子将军”等明清两代十几个将军,所城因之享有“将军村”的美誉。大鹏所城占地面积达10万平方米,有雄伟的古城门,有古色古香的古民居、古街道,有气势宏伟的将军府第。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清海防卫所;是研究明代卫所军事制度的重要题材;清代的大鹏所城及所城的赖恩爵将军取得了鸦片战争首战——九龙海战的胜利,是深圳历史最辉煌的一页,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古城还保存了独特的民俗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城的语言也非常独特,是研究古代“军语”的“活化石”。
(六)商贸古城—屯溪古街、榆次古城、洪江古城
屯溪,位于皖、浙、赣三省结合部,地处“两江交汇,三省通衢”的优越位置,自古就是皖南山区物资集散中心,并以产销绿茶、徽墨等闻名于世。屯溪文化荟萃,古迹众多,是明代珠算大师程大位的故里,又是清代朴学家戴震的桑梓,屯溪篁墩是程朱理学奠基人程颐、程颢和集大成者朱熹的祖居地,被喻为“程朱阙里”。南宋遗风犹存,明清建筑特色鲜明的屯溪老街,被誉为“活动的清明上河图”,江泽民总书记视察黄山时亲自命名的“花山谜窟”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观,此外,还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程氏三宅”、龙山寺、仙人洞、戴震公园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榆次古城,是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汉城旧址上修筑起来的,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榆次老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旅游资源独具特色,集古民居、古城墙、古县衙、古寺院、古街道、古商铺等人文景观和山、水、林、泉、瀑等自然景色为一体,融晋商文化、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三晋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同时,晋中古朴的民俗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赋予古城灵气与生机,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在榆次古城的南北大街上聚集着众多的老字号商铺,这些遗留着明清古典风格且中西合璧建筑的老商铺,至今仍人流如织,利来利往。众多的老字号不仅保留了榆次曾经辉煌的商业历史,同时更让今人看到了榆次商贸长盛不衰的繁华。榆次古城的建筑修建的年代较为久远,以清代、民国时期建造的居多。文庙中的棂屋门修筑于明代。这些建筑历经岁月的沧桑,向世人展示了历史积淀的厚重美。从榆次古城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古建筑中,可以大致领略到中国古建筑由粗简到繁细,由保守到开放两条线索交织发展的脉络。榆次古城宋、元历史时期的建筑格调是粗犷而质朴的,明代的建筑风格则相当成熟,朴实中洋溢着高雅的美。清虚阁和玄鉴楼是这一历史时期的代表作。玄鉴楼被世界文化遗址基金会公布为全世界最有价值的100处建筑之一。
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其历史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晋商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经营管理,优秀的商业文化,广阔的经营领域和活动范围,山西票号汇通天下,跨国贸易雄视欧、亚,称雄国内长达500百年之久。数百年来在国内贸易舞台上,以“精神崇高以义致利,儒雅诚信仪征万方”的商业文化思想,走出一条辉煌的晋商之路。20世纪初,石太铁路开通后晋商在乡梓的商业活动中心逐渐移向榆次老城。在榆次古城,以南北大街为中心的商业街上。众多的店铺门面,悬挂着的楹联匾额,均散发出浓厚的商业文化气息。晋商以“温恭朝夕”,敬业待人,教子传世,不懈的追求“其宁唯永”的思想境界,南北大街分界处的市楼,是清中后期榆次古城市场繁华,商业鼎盛,金融发达的标志性建筑。市楼上“天下第一楼”的匾额有力地显示了晋商第一街历经的辉煌。北谦亨老店是誉亨三晋的名烟店,而瑞隆裕、德新成、祥记公司、吉生庆……众多老店当时都与常家、王家、孔家、宋家等晋商大户密切相关。古城街上那一块块厚重的条石,就像以财取天下为抱负的晋商厚实的性格,给人沉稳的感觉,显示了一种力量。街两旁林立的店铺高雅气派,显示了晋商成功的经营之道和骄人的业绩。长虹砺的金饰、广云集的颜料、达生春的草药、大隆号的头脑,无论哪一行,其成功秘诀都在于晋商深知生财大道,处世守中和的大义。晋商创造的辉煌业绩虽然已成过去,但他们留下来的商业文化精神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永远激励着后人在变幻莫测的商海中自由游弋。
洪江古城历史悠久,自古是驿站,是商埠,是烟火万家的巨镇,距今已有3000年文明历史。历史上以集散洪油、木材、鸦片、白腊而闻名于世,素有“七省通衢”、“小重庆”、“小南京”、“湘西明珠”、“西南大都会”之美称,是湘西南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的中心。洪江古商的景点:厘金局始建于咸丰五年(1855年),系一栋单进三开间木质穿斗式建筑,占地面积约330平方米,建筑面积620平方米。是清朝政府在洪江设立的税收机构。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绍兴班,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余家冲康乐门,始建于清咸丰末年(1860),是清代高级妓院“堂班”之一,专供豪商巨贾、达官贵人声色娱乐,其间妓女多为高级艺妓,才貌俱佳,尤以“琴、棋、诗、画”四大名妓闻名遐迩。整个建筑三进三层,层楼走道封闭,分隔有致,隐蔽性强,每层均单开出入道口与楼梯,称为“暗道”。楼内装饰用料讲究、富丽堂皇,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荷风院位于余家冲康乐门,始建于清咸丰末年(1860),内有清代高级妓院“堂班”之一绍兴班的演出。整个建筑三进三层,层楼走道封闭,分隔有致,隐蔽性强,每层均单开出入道口与楼梯。楼内装饰用料讲究、富丽堂皇。现主要为中国青楼历史文化展室,每天都有古代文艺表演;汛把总署,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是我国清政权的基层军事组织,属绿营军制,是清军的正规部队。主要职责是镇戍地方,亦担任维护当地治安,地方政府差役的职责。讯防兵实行募兵制,一般招募世家兵籍的子弟,入伍后即终身服役。因此,洪江讯防员大多数为洪江、靖州、会同、黔阳人。讯防兵以冷兵器为主,亦使用火枪等武器。清雍正年间,清政权为巩固其统治,将全国划分为十一个战略军事区,区的军事长官卫总督,省军事长官卫提督或巡抚,省下为镇,镇的长官为总兵,镇下分协,协的长官为副将,协下设营,营的长官为参将、游击、都司、守备,营下设讯,讯的长官为干总、把总、外委干总、外委把总,讯下设塘,塘的长官为塘长;忠义镖局是古商城至关重要的景点之一。当时洪江商人运输货物途径,除乘船走沅水、巫水外,还有许多货物靠人力挑运。其中共有两条旱路可走:一条是洪江井镇远到贵阳、昆明、缅甸、印度等地。另一条是经洞口到宝庆、长沙、汉口等地。
推荐阅读:
陕西:唐十八陵考古完成11处寝宫勘探
江西奉新县发现一大型先秦遗址
贵州90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推荐名单
库车对苏巴什佛寺遗址进行3D还原
分页:[1] [2] [3]
编辑:菩提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