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了解到,目前唐十八陵考古工作勘探出11处寝宫(俗称下宫),分布在咸阳境内的有乾陵、昭陵、崇陵等共五处,且乾陵、昭陵属于保存较为好的寝宫。
唐十八陵分布咸阳渭南
唐代从公元618年建国,至公元907年灭亡,历时289年,共21帝20陵(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合葬乾陵),其中18座陵墓集中分布在咸阳的乾县、礼泉、泾阳、三原四县,和渭南的富平、蒲城2个县,东西绵延100余公里,统称其为“唐十八陵”。
昨日,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唐陵考古调查的研究员张建林介绍,唐陵大遗址保护项目工作从2005年已经开始,随着多年考古调查发现,唐十八陵已由原来的一个个文物点扩展为整个大遗址,帝陵的总体布局主要包括陵园、下宫遗址和陪葬墓区三部分。
他介绍,唐陵的布局都有“寝宫”,从昭陵开始建在陵园东南方,也因建在山下所以也称为“下宫”。寝宫一般是仿唐长安城的宫城而建,其内最重要的是寝殿,寝殿内供奉有帝王牌位、皇后衣冠,也是日常祭祀的地方。
通过勘探,目前已经发现11处寝宫,以基址部分为主,对其大体位置、布局已经清楚,寝宫每处的具体结构是勘探工作所不能及的。
寝宫保存有好有坏
发现的11处寝宫,位于咸阳境内的有五处,分别是位于乾县的乾陵,礼泉县的建陵和昭陵,和位于泾阳县的崇陵和贞陵。
其余六处分别是位于蒲城县的桥陵、景陵、光陵、泰陵,位于富平县的丰陵和定陵。11处寝宫保存有好有坏,其中咸阳的乾陵和昭陵保存比较好。
张建林介绍,11处寝宫的发现,为研究帝陵制度史、保护唐陵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近几年没有发掘寝宫的打算,将继续以勘探、研究和测绘为主要考古工作对唐十八陵进行考古调查。
推荐阅读:
江西奉新县发现一大型先秦遗址
贵州90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推荐名单
库车对苏巴什佛寺遗址进行3D还原
安徽宣城龙溪塔下月将实施平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