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墓葬群全景](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212/2012125172150704.jpg)
元代墓葬群全景
![出土瓷器中以白瓷居多,次为酱釉、青釉](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212/2012125172215295.jpg)
出土瓷器中以白瓷居多,次为酱釉、青釉
今年1月3日,晨报96110热线曾接到市民报料,烟台高新区日头泊村西一处工地发现古墓群。8月,烟台市博物馆受山东省文物局和烟台市文物局的委托,组织专业人员对工程区域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勘探工作,并在现51路公交车站东邻发现数座砖室墓。9月16日,烟台市博物馆考古发掘工作队正式组建,根据考古勘探的具体情况对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历时两个多月,共清理墓葬五十余座,累计发现穹窿顶砖室墓84座,劵顶砖室墓3座、方形砖室墓12座,此外还发现清代土坑墓16座,合计115座。
“这次不仅发掘了烟台迄今为止最大、最完整的元代墓葬,而且也填补了烟台地区宋元时期墓葬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空白。”市博物馆考古部副主任徐明江介绍说,该墓群为胶东典型的宋元时期墓葬,即当地人俗称的“模子坟”、“油篓坟”。墓葬规模较大,数量众多,且排列整齐有序,应为一处家族式墓地。根据墓葬多为一米至一米半深浅,陪葬器具多为青瓷、白瓷盛器,初步判断墓主人属于当时社会的中产之家。墓地从中间分隔开,北面一侧随葬品较多、墓砖上的莲花图案雕刻精致,而南面一侧墓穴普遍较浅,随葬品也少,体现了家族墓地的身份尊卑。
科考证明“埋活人”传言是假
“从墓葬情况看,墓葬大小交错,家族成员可能就近埋藏。从墓葬的形制结构看可分三类。第一类为穹窿顶结构,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组成。仿木结构单室砖室墓。墓底起台,有天井,墓门多砌拱形,顶部或用砖砌,或用石板掩压。多为合葬或二次葬,所以会出现一处墓穴中有多具尸骸的情况。”徐明江指着一处砖室墓中躺卧的三具尸骸说。
在墓群发现地附近,流传着古时候老人丧失劳动能力后,会被提前推进挖好的墓穴里,等老人死去后再填土下葬的传说。徐明江表示,此种传说应属子虚乌有:“墓穴内发现的陶碟,在旧时多为盛放灯油之用,甚至墓穴内突出的青砖灯台正为摆放陶碟所用,倘若老人果真被活埋,那何必还要多此一举,放进油灯?而从墓穴的门洞设计、精美的砖雕以及陪葬品的珍贵程度,都能证明当时的人们坚信‘入土为安’。”为保证科考的严谨,工地配备了数码相机、全站仪、GPS以及藏品箱等工作设备。每一件文物出土后,都要经过清洗、提取、检验、登记等步骤才能进入藏品箱。墓穴里酒坛中的沉淀物要进行成分分析,砖雕和砖饰更要逐一拓片。
推荐阅读:
无锡荣巷本月15日开街 古街换新颜
大运河杭州段申遗与商业开发在角力中并存
北京庄士墩别墅破败 马致远故居翻新
接力文物古迹 打造新农村村落文化新亮点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