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文彩祖堂

川西民俗博物馆(新公馆)

院落
三、兼容性较强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区域,据有关史料,大批移民入川先后发生过几次。因此,川西居住文化也是一种兼容性较强的融合文化,其许多特色的形成,都是在不排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的结果。并未因吸收外来文化而丢失传统,而是在兼容先进文化因素的过程中,形成了适合本地自然与经济条件的,独立形态的文化体系。
代表建筑:大邑刘氏庄园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位于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的刘文彩庄园,系大地主刘文彩急剧暴发后建造的。庄园占地7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1055平方米,为南北相望相距300米的两大建筑群。南部是刘文彩的老公馆,1932年建造;北部是刘文彩为自己和弟弟刘文辉(1949年起义,解放后曾任国家林业部部长等职,1976年在北京病逝)建的新公馆,1942年落成。
大邑刘氏庄园博物馆建立四十多年来,积累了丰富的藏品,内涵丰富。现有文物、藏品27000多件,内有一级品15件,包括一套清代紫檀木镶大理石桌椅,其中8把坐椅通高108厘米、宽99厘米、坐深60厘米,嵌有各色宝珠27颗,四周有螺钿装饰的花草图形。
规模庞大、保存完好的庄园建筑群,及庄园遗存的大量实物和文献资料,加上独具特色的庄园陈列,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为认识和研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文化建筑及中国四川军阀史、民俗学的重要场所和实物现场,是旧中国农村的一个缩影,是中国社会发展史的一个断面。
推荐阅读:
六大民居派别之海派
六大民居派别之徽派建筑
六大民居派别之岭南建筑
六大民居派别之江南民居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