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时,赤脚踩过青石板;夜里,看灯火的倒影摇曳在安泰河里;疲倦时,干脆端坐椅子上,猛吃几碗鱼丸,听一曲温软闽剧……对于66岁的吴健椿来说,少时的情景,如今常常入梦。
吴健椿从小就居住在三坊七巷里。“我的祖父辈、父辈都住在光禄坊。1971年,我结婚后便搬走了。”她说,搬走后,仍习惯常过来走走。每次回来,感觉都像回家。
有着“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之誉的福州三坊七巷始于晋、成于唐宋、兴于明清,目前基本保留着唐宋时期的坊巷格局,现存古建筑200多座。这里走出了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冰心等名人,被赞为“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
纵横交错的坊巷、墙影斑驳的老宅、婆娑如幕的古榕……然而,这样一片文化遗产丰富的地方,也曾经历过衰败和困难。
在吴健椿的记忆里,修复前的三坊七巷就是个“大杂院”。“基础设施非常差,雨天老宅里会漏雨,臭水沟自门前过”。
据三坊七巷管委会介绍,为改变三坊七巷旧有“大杂院”的环境,从2006年起福州市先后投入45亿元,按照“修旧如旧,保持总体坊巷格局、风格、风貌不变”原则,全面修复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
2009年三坊七巷高票当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这一区域随之成为休闲旅游热点去处。2011年,三坊七巷接待游客超过800万人次,旅游收入2.6亿元。
在做大旅游产业的同时,三坊七巷也力造文化氛围。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矗说,三坊七巷力图打造一种让老百姓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文化,如今已是“形神兼备”。
目前,三坊七巷荟萃了闽都文化的精髓。脱胎漆器、软木画、寿山石刻、油纸伞等具有代表意义的民间艺术业态相继入驻,“米家船”和“青莲阁”裱褙店、“聚成堂”书坊、“木金肉丸”、“同利肉燕”等老字号也陆续回归。在福州人眼中,三坊七巷既是古典街坊文化的大观园,也是接待宾朋的文化客厅。
这几日,位于三坊七巷二梅书屋的福建民俗博物馆里,70多件敦煌文物正在展览。78岁的郑德荣特意带着5岁的小孙子从莆田赶来观览。
“小家伙一直对古代的东西充满了好奇,这次特意带他来体验一下。”郑德荣说,“这里保持了历史的原貌,一下子拉近了我们和古人的距离。”
福建民俗博物馆主任王国辉说,博物馆里天天有文化活动。“我们还不定期举办各种民俗展,还原明清时期的生活场景,让人们可以原汁原味的品读。”
依托历史文化资源优势,三坊七巷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业、文化休闲业等。据三坊七巷管委会介绍,2011年三坊七巷核心区入驻各类文创企业160多家,实现产值140多亿元。
“历史得到延续才是文化。我们一直努力让三坊七巷延续真实性和完整性,希望保有活态的文化遗产。”林矗说,三坊七巷是闽都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它的保护是对城市文脉的一种延续。
推荐阅读:
苏州古村落保护进入评估
江西万载县城西发现明清古建筑群
北京大栅栏“北京坊”延续民国风 建筑不超6层
“名楼”打包申遗 昔日盛景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