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戏楼剪彩仪式启动

古戏楼首场演出吸引众人观看

精彩演出吸引了摄影爱好者
近日,五千年文博园内又添新景,古戏楼在黄梅戏艺术街正式落成迎首演。
开场的是经典剧目《夫妻观灯》,表演载歌载舞,质朴细致,真实活泼,富有生活气息和喜剧效果。演出一开场,观众们就被舞台上原汁原味的黄梅唱腔所吸引,整个演出过程中,观众不时发出阵阵掌声。
据五千年艺术团的负责人江皓团长介绍:“古戏楼的搭设是根据景区发展的需要,将广场文化转化为室内剧目演出、将社会文化搬到景区与旅游相结合的一大转变,下一步,看台区还将向黄梅戏茶馆的模式靠拢。而且,古戏楼的演出剧目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为了传承经典,选取的都是《夫妻观灯》、《鹊桥》、《打猪草》、《女驸马》选段、《戏牡丹》等传统剧目。同时,还有一些剧目是将别的剧种融入黄梅戏元素进行改编而成,比如说《祭棒槌》,在改编的时候融入了较多的喜剧元素,增强了观赏性。”
艺术节期间,古戏楼的演出将在每天上午10:30和下午2:00准时上演,每天两场。后期,五千年艺术团还将陆续充实古戏楼的演出剧目并形成固定的模式,形成五千年文博园的固定演出品牌。
据介绍,戏楼为木质结构,总建筑面积100平米,飞檐翘角,庄重中透着秀逸;梁柱之间雕造精细,通过彩绘、木刻、浮雕及LED显示屏等形式,将传统的建筑元素与现代的演绎手段融为一体,借鉴并糅合了全国各地古戏楼的精华,是目前省内规格最高的古戏楼之一。戏楼分前、后两部分,后部是化妆室,前部是戏台,正对看台,看台楼上楼下可同时容纳500名观众观戏。
推荐阅读:
鼓励一下十大名楼申遗又如何?
世界遗产的精义在于人文性
古镇旅游“千城一面”太严重
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设计方案三强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