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长沙举行的“2012中国历史文化名楼市长论坛暨第九届名楼年会”上传出消息,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计划集体“打包”申遗。据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楼保护专业委员会有关负责人称,由于各地“还没有达成完全统一的意见,还在协调中”,因此目前将“联合申遗”工作暂缓,但中国名楼协会明年将继续高举申遗大旗。
在旅游区争相申遗被看作是地方“烧钱”和景区“涨价”代名词的语境下,十大名楼“打包”申遗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但有专家和文保爱好者“不靠谱”的质疑之声,更有网民“又在烧钱”、“打涨价主意”的一片骂声。
从过往的事实看,不能不说,无论是专家的质疑,还是网友的骂声,确实有着根据和道理。专家质疑“不靠谱”,最有力的理由就是,在世界文化遗产的认定标准中,“原真性”是最核心也是最基本的遗产要素。而在“打包”的十大名楼中,除了岳阳楼、天一阁等少数几座属于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外,有不少根本就是“假古董”,是近些年里才修建起来的,“除了名字是老的,其他都是新的。”这样的“打包”申遗,结果岂容乐观?!而对于网友所责的申遗“烧钱”,其背后其实晃动着商业利益的魅影,这从过去一些景区一旦花钱申遗成功,就大幅提高门票价格的行动中,不难窥见一斑。
不过,在笔者看来,十大名楼“打包”申遗,最后会否成功,自有相关机构会给出一个结果,在此姑且不论。但在民众这边,对于此事,窃以为不应仅作经济性解读。
道理很简单,相比于自然天赐的国内各地世界文化遗产而言,名楼建筑这类人文景观,其实是更需要加大保护力度的。当下,某地历史文化遗迹被毁、某某名人故居被拆等新闻正在不断刺痛人们眼球。虽然说,保护文物并非一定要贴上世界文化遗产的“标签”,但毫无疑问,这张“标签”的贴上,是有利于保护这类人文遗产的。既然我们对不断出现的历史文化遗产被毁被拆心痛不已,也诟病不已,那又何必对有关部门的积极努力多置非议呢?中国十大名楼,事实上,不管是历史遗留,还是现在新建,都有着国人耳熟能详的文化内涵。就如专家所言:名楼都矗立着思想高度,在今天更让人们产生了新的文化追求。既如此,十大名楼“打包”申遗,又何尝不是保护遗产的一种呐喊呢?
当然,某些专家的担忧,少数网友的质疑,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醒。这就是在各地的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大拆大建中,该如何保护好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因为,申遗最本质的意义和最初的目的原本就在于此。也正因为这样,有关部门也好,民众也罢,都应立足于各地的实际情况,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做更多的实事,做更充分的文章。
推荐阅读:
“十大名楼”为什么而申遗?
“十大名楼”申遗有隐忧 别陷入门票经济怪圈
“假古董”为何“打包”申遗?
假古董申遗不如保护真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