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大名楼”为什么而申遗?
享有盛名的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最近传出计划集体“打包”申遗的消息。对此,一些专家及文保爱好者表示“不靠谱”,因为在世界文化遗产的认定标准中,“原真性”是最核心、最基本的遗产要素。
在这些名楼中,黄鹤楼是上世纪80年代重建的“新版黄鹤楼”,楼内建有电梯;滕王阁是1985年依照梁思成所绘《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重建而成;建成于2001年的南京阅江楼只有11岁。这说明,很多历史名楼只是今人重建而成,有些名楼甚至连文保单位都不是,它们并非是货真价实的古董,不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原真性”要求。当然,这并不影响假古董卖出真价钱,这些历史名楼吸引了大量游人,为景点带来了滚滚财源。
近年来,国内掀起了一股申遗热潮,很多景点打着文物保护的旗号纷纷申遗,而一旦申遗成功,这些景点的门票立马涨价,申遗成为景点涨价的最好理由。很多景点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于是纷纷打起了申遗的主意。“十大名楼”打包申遗,显然也是受到了利益的诱惑。但是,除了岳阳楼、天一阁属于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或许具有真正申遗价值外,其余所谓名楼只是“凑热闹”而已。
严格说来,仿造的名楼其实也是赝品,正如网友所称:“除了名字是老的,其余都是新的。”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除了名字是真的,其余都是假的。”申遗是为了保护文物,那么这些新建的名楼申遗是为了什么呢?大家心知肚明,这就是人们反对“十大名楼”申遗的根本原因。
推荐阅读:
“十大名楼”申遗有隐忧 别陷入门票经济怪圈
“假古董”为何“打包”申遗?
假古董申遗不如保护真古董
名楼“申遗”别成“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