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家庄人不姓宋
说起宋家庄,您是不是以为“宋”姓应该居多呢?但在宋家庄中,几百年前就没有了宋姓。只是当地人都说这宋家庄是因宋姓人始建而得名的,见证了古堡辉煌的却是韩、苏、邹三大家族。
苏姓先祖名苏镇,原籍上海。据祖籍所载,1399年,苏镇曾祖父随燕王朱棣扫北,因屡建战功被封为将军,遗田产建起苏家庄。其父苏瑛授明威将军,苏镇袭父职。1517年,因苏家庄缺水举家迁入宋家庄,成为宋家庄中地位最为显赫的大户人家。苏氏九代将军在明朝的显赫地位,不仅给宋家庄带来了兴旺和安宁,也留下了大片精巧秀美具有江南风韵的建筑群。
与苏氏家族世袭将军位不同,邹氏先祖虽不是朝廷官员,却也受过皇帝的表彰。其中缘由要从一个故事说起。明成化年间,邹氏先祖邹铭作为蔚州知州的师爷随任于蔚州,因其为人豁达、乐善好施而深得民心。后来知州升迁,他被乡绅联名恳留,于州城西关置田十亩居住。有一年他种了几亩香瓜,瓜熟时有一山西客商路过,邹铭摘香瓜让其解渴歇息。谈话投机不觉天色已晚,客商告辞而去。邹铭这才发现客商将一装有几百两银子的包裹遗忘在瓜棚之中。他将银子包好藏于瓜棚炕洞里,等待客商来取。这一等就是三年,客商再次到来时邹铭将银子如数奉还,可客商却说什么也不肯收。二人争执不下,只好见官了断。州判不服、府判不清,官司直打到了成化皇帝处。皇帝谕:银子邹铭留下,再赐纹银百两为邹家建一祠堂,以彰“拾金不昧”之精神。从此,邹家成了蔚州闻名的富户。邹铭死后,其子将其安葬在宋家庄界内。为守祖茔,邹氏后代举家迁入宋家庄。
韩家是本地人,分成三家:一家为韩家镖局,一家为韩家大院,一家为同姓认祖的韩氏人。韩家镖局由韩瑛创建于清道光初年。韩瑛自幼喜欢习武,擅使一把阴阳刀,威震四乡。其子韩邦元中武科进士,被同治皇帝赐“父子武魁”御匾。韩姓的另一族住在宋家庄真武庙前的东街上,有大小房舍60余间,虽无豪门贵族的浮华,但典雅精美,纯朴清丽,是如今堡内保存最完好、面积最大的古民居群,被专家学者们称为“中国北方古民居之瑰宝”。
三大古风代代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宋家庄那口有630年历史的古井至今依然清冽甘甜、四季不枯。它不仅养育了宋家庄一代又一代的人,也酝酿了这里乐善好施、诵经唱戏、诚实守信的三大古风。
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名录的“穿心戏楼”见证了宋家庄的昌盛。戏楼坐南面北,高大宏伟,上可演戏,下可通车,整个大街就是它的观众场,生动反映了堡中人世代对戏剧的酷爱与迷醉。
推荐阅读:
许昌关帝庙的文物价值
山西古代建筑精华之汤庙谜团
山西古代建筑精华之永乐奇观
文昌数百年古宅“九牧堂”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