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中的小桥、流水、人家
苏州古城到处都是古迹,不仅仅是粉墙黛瓦、小桥流水的独特风貌没变,水陆并行的“双棋盘”格局也没变。据初步统计,古城范围内现有4处历史文化街区、3处传统风貌区、37处历史地段,另外还分布着各类文保单位、历史建筑,以及古城墙、古树、古桥、古井、古牌坊、古砖雕门楼等其他历史文化遗存。
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到现在还在,而且保护完好,这并不容易。作为1982年国家命名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一直在探索一条保护与更新并重之路,并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提出了实行整体保护策略,逐渐形成了古城保护与更新的“苏州经验”。去年,苏州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由此也拉开了新一轮古城保护的帷幕。1月9日至11日,周干峙、阮仪三、张杰、朱光亚、张松等一批国内著名专家将聚集苏州,为新一轮苏州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出谋划策。
追踪2500年建城史
公元前514年,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在江南平原上筑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土城,也就是苏州古城。随着京杭大运河开通,苏州城市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由唐入宋经历了市坊向街坊转变,城市格局基本成型,城市功能分区明确,形成水陆双棋盘格局,小桥流水的水城风貌基本形成。
元末明初,张士诚大战朱元璋,苏州古城因战乱而严重毁坏。随后,古城也迎来了城市建设的鼎盛时期,并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古城的商业中心得以重新外拓发展,城市建设向西北方向转移,沿上塘河、山塘河向城外发展,突破城垣限制。
经济上的繁荣,导致了古城的功能分区调整,城市建设逐渐以园林化为主,强调居住环境的舒适和雅致。虽说清朝时也因“太平天国”而出现战乱,苏州古城毁坏严重,但苏州经济繁荣的总体格局依旧没有改变,商业中心由古城西部向中部的观前等地转移。而随着沪宁铁路和苏嘉铁路建成通车,古城的商业中心再次调整,石路地区也再次发展起来,古城内园林建设开始以西式花园洋房为主,一些新式学堂、大戏院等新的建筑类型开始出现。
建国后,苏州古城进入调整时期,修复园林名胜,恢复传统的商业街市,并对古城居住环境整治予以整治。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苏州城市形成“东园西区,一体两翼”城市发展格局,古城的城市建设开始进入整体保护阶段,实施环境提升工程和民生工程,开展环古城风貌带保护工程、观前地区的更新整治等。
“三桶”和“一炉”与民生
作为家里的体力活主力军,以前殷保华住在西美巷的时候,最大的烦心事就是到一公里外的煤球店里买煤球。一开始是拎,最多的时候,一次拎50斤。后来,有了板车、手推车,方便了许多。此外,他们家每天必做的,还有拎水桶、马桶等。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他家居住的地方进行了改造,由此也扔掉了“三桶”(吊桶、水桶、马桶)和“一炉”(煤球炉)。
殷保华的故事,其实只是苏州古城建设与保护的一个缩影。苏州市规划设计院的规划师许业和介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迅速增长,城市建设快速扩张,古城历史风貌保护工作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为有效保护苏州古城,在现状街巷、河流、道路等基础上,把古城划分为54个街坊,并对各街坊的建筑面积、绿化面积、人口总数、建筑密度、工厂、单位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大量细致的调查、问卷、统计、计算,为苏州古城保护首次提供了科学的系统的数据资料,首次提出古城合理人口容量25万人、首次提出需对古城人口进行疏散。
1988年至1991年,先后选择了十梓街50号以及临街民居十全街275号、庭院民居干将路144号、临河民居山塘街480号试点,对平、剖面进行调整,重新分割空间,使原来适合大家族居住的建筑空间,改造成适合现代人多户合用,但互不干扰,每户住宅单元化,且各有自己的卧室、客厅、厨房和卫生间,生活设施实现了现代化,但外观保持了苏州地方建筑的传统风格。1991年,开展了古城54个街坊第一轮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从1992年开始,启动古城街坊“解危安居”工程(即街坊改造),选取12号街坊桐坊巷小区实施全面改造试点。从1997年开始,开展了11号谢衙前地区、12号狮林寺巷地区、17号王天井巷地区、33号西美巷地区、36号甫桥下塘地区、39号盘门西大街、43号醋库巷地区等七个街坊批改造。
推荐阅读:
盘点苏州古城保护的五个阶段
保定高碑店开善寺开门纳客
镇江江河汇“拆房”是毁坏文物?
北京西城140岁老药店为白塔降身高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