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墓的形状呈“亚”字形,该墓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墓室,考古人员正在清理现场
历时近7个月,位于随州市曾都区的一处大型战国古墓群的考古发掘工作已近尾声。本月18日,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确认,此次考古发掘首次科学完整地揭示了一批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墓葬,首次在随州境内发现曾国车马坑,首次在随州乃至湖北省发现“亚”字形墓葬,并出土了大量珍贵随葬品,是继叶家山西周曾侯墓地发掘之后发现的又一重要曾国墓地。
现场直击:主墓呈“亚”字形棺盖布满纹饰
18日上午10时许,随州城区寒气逼人,记者来到城东墓群考古现场,考古人员正在做最后的清理工作。
这座大型战国墓编号为M18,去年7月开始全面发掘,历时近7个月,发掘已进入尾声。
M18号大墓位于墓群西南方向,经测量,南北长16.8米,东西宽15.9米,墓葬开口面积达到了217.5平方米,墓葬南端还有一个宽4米、长8米的墓道。
记者站在M18号大墓北面看到,墓葬规模非常宏大,除古墓面积较大外,特别之处是整个墓葬形状像汉字的“亚”字。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黄凤春说,这样的墓葬被称为“亚”字型墓,在全国考古发掘中是非常罕见的,也是随州乃至湖北省首次发现的“亚”字形墓葬。
记者看到,整个墓室已经裸露出来,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墓室。不过,南北西3个墓室只见垫木,只有东墓室里有大量的铜器,中墓室也是此次发掘最大的一个墓室,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清理棺盖上的淤泥。
由于年代久远,各墓室垫木和中墓室棺盖呈现出青黑色,墓室里有不少朽木、淤泥和污水。经过一上午发掘,考古人员共收集出33袋泥土,以便后期从中清理出遗漏的细小物件。
下午2时,考古人员正式打开中墓室棺盖,这也是本次发掘最为引人瞩目的环节。
“中墓属于双墓,墓主应为夫妻,按理揭开棺盖应该有墓主尸骸和随葬品。”黄凤春说。
考古人员轻轻地将棺盖撬开,抬到事先准备好的起降板上,随着起降板上升,棺盖下方已没有墓主尸骸和随葬品。
黄凤春表示,从发掘情况看,墓主遗体或因身上带有金、银、玉器等,被盗墓者一并盗走。
尽管中墓室已无文物,但发掘出来的棺盖上有大量的纹饰,历经几千年的侵蚀,纹饰线条依然清晰,几乎布满整个棺盖,可以想见当年的奢华。
考古人员每取出一件文物,都要小心包裹、装袋,生怕这些宝贝受到“惊吓”,前后发掘出青铜器、玉器、陶器等约500件。
发现古墓:工人施工发现编钟古墓群重见天日
18日下午,在古墓发掘现场,当地居民闻讯赶来观看发掘情况,77岁的吴婆婆向记者讲述了当时发现古墓的情景。
文峰塔古墓所在地很久以前是一片岗地,后来才建了村庄。2009年,文峰塔附近的村庄因为拆迁,正好被一房产开发商征用,工人在施工时挖出了一批编钟。M18号古墓所在地之前是一座别墅,别墅占了古墓的一半,另一半则是村里通往外界的大路,村民们天天走在上面,竟然不知道下面是古墓。
这个东周时期的古墓群到底是如何被发现的?市博物馆馆长黄建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证实了吴婆婆所讲述的情节。
2009年6月,随州文物部门接到举报称,在曾都区文峰塔社区一处建筑工地上,工人施工时突然发现了编钟。
文物部门马上派人到现场去查看,果然发现一个非常大的春秋墓葬遭到破坏,现场已不见编钟的影子。
文物工作人员几经打听,得知编钟已被人私自搬走,随后在公安机关的协助下,有大小9件编钟被追回。“我们当天在现场捡了一些带铭文的编钟残片,还有很多镏金的车马器。记得第二天下了一场大雨,倒的垃圾上面都是金光闪闪的。”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黄建勋还是一脸的兴奋。
此后,省考古队对周边区域进行勘探,在文峰塔社区1万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大大小小50多座古墓葬,其中以春秋、战国墓葬为主,从墓葬规模和随葬器物的组合来看,这些墓主人的身份都相当尊贵。
黄凤春说,从等级上可以看出来,一个是规模很大,第二个是青铜器很多,而且青铜器制作很精美,所以说这不是一般平民所能拥有的。
墓葬等级高,分布也比较规律,考古人员推测,应该是东周时期的一座贵族墓地。
考古人员经初步勘探,发现原民房下有墓葬68座,本次共发掘65座,其中土坑墓53座,砖室墓12座。土坑墓分大中小三类,大型墓葬早期皆被盗过,所存遗物不多,大多数小型土坑墓都未曾盗掘,出土遗物较丰。
土坑墓年代大多为东周曾国墓葬,早期都被盗过,未见墓顶,有的仅存底部。除一座残存少量碎瓷器的东汉时期墓葬外,其余皆为宋明时期。除上述墓葬外,还发现了两座车马坑和一座马坑,皆为中秋时期,国属应为曾。
推荐阅读:
南京太平天国壁画馆用古墙砖打地基
南京瑞金路小学现明皇城石拱白虎桥
西安千年华严寺遭滑坡威胁 官方喊修一年未动
江南同里古镇保护工程获全球良好范例称号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