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白下区瑞金路小学明代白虎桥考古发掘现场](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301/2013122171735116.jpg)
南京市白下区瑞金路小学明代白虎桥考古发掘现场
对于十朝古都南京来说,挖掘机一铲子下去都有可能挖出一段历史来。这就需要考古队员们加快考古发掘或提前介入各大工程,去了解发掘,以“证史之误、补史之缺”,让泥土“说出”那段缺失的历史。
记者从昨天召开的2012年度南京市考古工作总结会上获悉,去年南京考古工作成果丰硕,全年共完成考古调查项目119个,调查面积约540万平方米;完成勘探工地45个,勘探面积210万平方米;其中发掘墓葬、窑、水井、桥梁等古代重要遗迹137处,出土各类文物标本3000余件。
规模最大的南朝墓葬现世
作为十朝古都,南京与南朝的关系密不可分。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华国荣昨天首次透露,去年3月,为配合仙林大学城管委会大浦塘东侧储备地块的规划申请,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对该地块进行了考古勘探,由于勘探面积达5万平方米,整个考古工作一直到去年12月才全部结束。此次考古工作历时10个月,勘探并发掘了南朝砖室墓5座、宋及明代土坑墓各1座、明代砖窑10座。最大的惊喜来自灵山大浦塘村——一座南京考古史上规模最大的南朝墓葬意外现身。
这座南朝大墓是一座券顶砖室墓,平面呈“凸”字形,由斜坡墓道、排水沟、封门墙、甬道、墓室等部分构成。墓葬的甬道与墓室全长14.2米,宽3.6米,其规模超过了南京以往历次发掘的南朝墓葬。墓葬很大,但也很残——由于墓葬早期曾遭到严重破坏,墓室内的大部分器物已残碎,经过整理修复,考古人员清理出方石座、石俑、石砚台、青瓷鸡首壶、象牙簪等陪葬器物。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墓葬内出土的一座刻满人物、神兽、花草等精美纹饰的石门,精美异常,前所未见,这是南京六朝考古中的首次发现,也是研究六朝绘画艺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据市博考古部负责人介绍,此次发现的方石座和石砚台,在南京以往发掘的南朝墓中从未出现过;而青瓷鸡首壶、石俑与其他南朝墓中出土的同类器物相比,形制规格都要高出一筹,因此墓主人很可能是南朝身份显赫的官员。
墓葬内出土的一方石质墓志,为破解墓主人的身份之谜提供了重要线索。志文中称墓主人“辅弼”云云,“辅弼”二字在古代意为辅佐君主之人,多指宰相。志文中提及的墓主子女名字里都带有一个“宝”字,与南朝齐明帝的子女排行相同,据此推断,墓主人很可能是齐梁时期的宗室贵族。
为防止文物被盗,墓中保存较好的这道石门目前已整体搬移至南京市博物馆保存,未来将搬入新建的六朝博物馆内公开展示。
专家分析称,栖霞区灵山一带应该是南朝齐梁时期的高等级贵族墓葬区。
瑞金路小学规划调整给明代古桥让路
“瑞金路小学改建工地自从挖出文物以来已经停工数十天了……请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小学是否有停建或异地改建计划?望尽快告知我们家长……”这是去年10月下旬,瑞金路小学学生家长在南京“网络问政”上的呼唤。
小学改建工地停工是因为挖出了一座明代石拱桥。市博物馆副馆长华国荣介绍说,当时瑞金路小学项目发现了体量巨大、规模宏伟、保存较好的一座明代大砖砌筑的单拱石拱桥。该桥桥洞为拱形,西南-东北走向,发掘长度27.5米,推测原长近50米,桥面宽15.9米,规模宏伟。该桥紧邻明皇城,考古人员根据《金陵古今图考》中境内诸水图考和《中国古代建筑史》中的“明代南京宫城皇城复原图”所揭示的明代白虎桥的位置,认定该桥应为明皇城外护城河上的白虎桥。
推荐阅读:
西安千年华严寺遭滑坡威胁 官方喊修一年未动
江南同里古镇保护工程获全球良好范例称号
松桃寨英古镇“裕国通商”抢救修缮工程开工
2012 贵州考古发掘震惊国内考古界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