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鼓楼医院的大门
民国时期鼓楼医院全景
民国时金陵大学的校门看起来像是一座庙,昨天,“老南京”版发了一组民国南京各高校校门的照片,引起了很多收藏家的兴趣。热衷收藏南京老照片的市民谷先生告诉记者,他在档案里发现过一张珍贵的老照片,原来,民国时鼓楼医院大门看起来也像一座庙。
这座庙宇式大门早已经消失了,而鼓楼医院的前身马林医院是美国教会在清代末年办的,是我国最早的西式医院之一。那么,这座“洋味儿”十足的医院为什么会将自己的大门设计成中式庙宇呢?
马林医院大门像一座庙
谷先生告诉记者,看到“老南京”对金陵大学老校门的介绍,他很感兴趣。西方教会兴办的金陵大学,其校门充满了中国古典建筑风格,是个值得玩味的现象。“这个校门和我搜集到的鼓楼医院老大门还有点相像呢!”他说。
前几年,谷先生在南京市档案馆查民国老资料,无意中翻到了一本英文版的医学杂志,其中有一篇文章是对马林医院(鼓楼医院的前身)的详细介绍。文章附录了几张老照片,其中有一张就是马林医院的大门,这个大门看起来也像是一座庙。
记者看到,这座大门为传统的中式建筑,歇山顶建筑,顶部两侧有鸱首,正面开三个券门,中间的略大,两边的两个略小。
对南京老照片非常熟悉的谷先生说,马林医院大门的这张老照片非常罕见,它揭示了西方人创办的马林医院,也就是后来的鼓楼医院,也采用过中式建筑风格,这和该医院从创办初期就贴近南京百姓的做法是契合的。
谷先生说,鼓楼医院的创办人是加拿大传教士兼医生马林。他在清末来到南京行医传教,在鼓楼及城南长乐路附近盖起简易房屋,办起马林诊所,在南京百姓中享有很好的口碑。1887年,美国基督教会鉴于马林行医传教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决定集资为他建一所教会医院。1892年,一幢西式两层楼房在鼓楼附近建成,“基督医院”正式创建,马林担任院长,此医院因此也被称为“马林医院”。
庙宇式大门早已无踪影
记者在一些书中查到,其实,对于鼓楼医院这座庙宇式大门,也有只言片语的记载,只是没有收录大门的老照片。比如《南京明清建筑》一书中就提到,1917年,马林医院在已经建成的几幢西式建筑周围建起了围墙,大门设为砖结构的“庙式大门”,证明了此门建于1917年。
谷先生查到的那篇英文文章中,还有一张拍摄于上世纪20年代末的马林医院的全景照。
当时,中山路刚刚建成,摄影师是站在中山路方向,朝向鼓楼,拍下马林医院全景的。照片左半部分,是马林医院数幢西式建筑。洋楼外有围墙,围墙延伸到中山路旁、鼓楼以南的位置,出现了一个中式庙宇侧面的影像。谷先生说,这个“中式庙宇”,就是马林医院那座中国风格的“庙式大门”,可见,当时马林医院的大门应该是朝向东面的。
至今,鼓楼医院建于晚清、民国的建筑还有部分保留下来,比如最早兴建的那幢两层楼的西式楼房、手术室、办公楼等,已经被作为珍贵的古建筑、民国建筑得到保护,但那座庙宇式的大门已经没有了踪影。
西式医院为何设中式大门
那么,西方人主办的马林医院为什么会造一种中式庙宇作为自己的大门呢?谷先生推断,马林医院和金陵大学有着密切的关系。金陵大学也是美国教会办的。
1911年,“金大”增设医科,马林医院成为金大医科的实习医院,并且于1914年更名为“金陵大学鼓楼医院”。
当时,金陵大学的建筑群正在建设中。后来建成的金陵大学北大楼、东大楼、西大楼等建筑,均为青砖墙面,歇山顶,上覆灰色筒瓦,建筑造型严谨对称,进深较大,窗户较小,显得封闭稳重,体现了中国北方传统官式建筑的特征。“中西合璧、宏伟壮观、沉稳朴素”是对金陵大学建筑的高度概括。
谷先生说,金陵大学第一批建筑完工于1916—1921年间。
而马林医院的“庙式大门”建于1917年,甚至可以推断,这个“庙式大门”和金大建筑很可能是同一批建的,出自同一个设计师,同一个营造厂(民国时期将建筑公司称为“营造厂”)的手笔呢!“这是因为,马林医院就在金陵大学的隔壁,其大门也要和金大建筑群相协调,因此,才出现了西式医院采用中式大门的有趣现象!”
推荐阅读:
英国遗产彩票基金助当菲尔德古建筑修复
北京钟鼓楼广场恢复整治引发争议
政协委员为保护福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言献策
1月7日起故宫博物院将首次试点常规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