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临海
一轮旭日从东海的海平面上缓缓升起,红霞渐渐印染了天际,闪闪金光的空中仿佛奏起了一首心中的歌谣,“东方红,太阳升”。千年曙光从东海而来,穿越过灵江与东湖,缕缕阳光照耀着临海大地。
“海上仙子国,邂逅寄孤蓬,万象图画里,千岩玉界中”,山海之灵气滋养了临海,两千多年的历史和山河形胜,造就了这座古城。它真正的“质地”,是广博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它薪火相传惟承一脉的历史。江南长城,激越着冷角寒旌,金戈铁马。江南的温婉,英雄的豪壮,岁月的翩跹,历史的悠扬。
“文化为魂,山水为魄”的古城临海,今年启动了32个美丽乡村建设创建村,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根本,以展现农村生态魅力为特色,打造“苍山灵水千年古城,嘉禾圣果一品乡村”的美丽乡村建设的品牌形象。
临海的愿景是:50个精品村、100个特色村、6条景观带;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一路一景观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从“美丽乡村”建设到全面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实现千年古城的新崛起。
在美丽乡村建设上,临海不是追求美在表面的“形”,而是坚持用“细节”的“神”将大美临海展现得淋漓尽致。
美的细节:那憬,那未来,蓝图临海
早在半个多世纪前,梁漱溟便提出了“今后数几十年能令中国人向上兴奋的新方向就是乡村建设运动”的观点。
如今,临海已经拉开了一场美丽乡村建设运动的序幕,这仿佛已成为一场盛大的乡村嘉年华。
围绕着“山、水、城”的特色和“禾、果、村”的元素,临海把全市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规划,串点成线,着力构建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一路一景观的“六区六带”的美丽乡村建设新格局。首先通过“缮民居、强公建、美景观”,有效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积极打造“宜居”美丽乡村。接着通过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充分挖掘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积极打造“宜业”美丽乡村。最终,依据临海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人文底蕴及特色农业产业,充分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形成一批“宜游”美丽乡村。
翻开美丽乡村建设的规划,临海的蓝图徐徐展开:区域中心村(社区),通过强化村庄空间管制、基础设施提升和公共服务改善等,积极引导周边村庄人口向中心村集聚。如两水村、朝南屋村等,以建设成为能够带动周边村庄发展、整合公共服务资源的中心村作为发展目标。产业特色村,依托已有的产业基础,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以产业为支撑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如上官村依托桃产业确立了“禅意桃花源”的发展主题,外岙村依托柑橘产业确立了“涌泉圣果·延恩胜景”的发展主题。文化旅游村,依靠、保护并挖掘已有的文化、旅游资源,精心打造一批特色文化旅游村。如“将军村”—岭根村老宅、古迹、古驿道等保存完好,确立了“悠悠古道·近代中国史”的发展主题;岩坑村作为台州第一个党支部的诞生地和首届台州地委所在地,确立了“寻根之旅·岩坑出发”的发展主题;下涨村依托军事漂流和农家乐旅游,确立了“养生农家驿站”的发展主题。新农村建设示范(提升)村,结合康居工程、村庄整治、小康示范村等新农村建设工作,对基础较好的村庄进行有效提升。如南溪村整村拆迁重建,公共配套设施较为齐全,确立了“山里村外·康居生活”的发展主题。特色渔村示范点,重点抓好沿海基础较好、传统渔村特色鲜明的村庄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如鲤鱼村临近大海,保留了较完整的渔民生活传统,计划将其打造成特色示范渔村。
临海的美丽乡村,彰显个性,异彩纷呈。大田刘村是临海市依托第二产业建设的美丽乡村精品村、样板村。新建的住宅小区是一幢幢连立式村民住宅及四、五层的公寓式住宅错落有致,色彩调和,风格典雅,考虑到富裕起来的农民对现代生活的需求,新村内配备了完整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休闲活动广场,重点打造了融塘、树、桥、廊等景观重要元素于一体的邻里交流活动广场——浦山公园。岩坑村则是红色文化旅游村,通过对古民居和新民房的修缮、改造,道路水系整治改造,村庄绿化,完善基础设施,有效改观农民居住条件。
推荐阅读:
山西祁县昭馀古城
河北最美八大古镇
吴江震泽古镇古寺桥塔美如画
山西寿阳县平舒古村落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