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宁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了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6处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列入保护名单。至此,济宁市共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14处。记者采访获悉,苏家大院、慎修堂等散落于民间的61处古建筑也脱颖而出,成为了其中的一大亮点。
政府公布的名单显示,新添的146处文物保护单位散布于各个县市区,既有像漕井桥、孙家宅院这样的古建筑61处,有像孟林石刻碑、乾隆御碑这样的石窟寺及石刻6处,有像孔继涑墓群、赵王堂汉墓群这样的古墓葬17处,有像天井闸遗址、息陬窑址这样的古遗址35处,还有像心心酒业地下酒窖、观象台这样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7处。
在本次公布的61处古建筑当中,大量古民居类成为了这一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最大亮点。任城区的孙家宅院,泗水县的苏家大院、乔氏宅院,邹城市的东深井古民居等都位列其中。曾参与评定审核的原济宁市文物局文物考古研究室主任王政玉告诉记者,由于古民居类建筑较多,因此过去在申报文物保护单位时,并没有将其划进范畴,“前三次文物保护单位审批通过的主要是时代比较早的,一般要在清代以前”。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济宁地区的古民居面临着急需保护的局面。王政玉告诉记者,随着城市发展、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提速,越来越多的古民居在建设、发展当中被淘汰掉,如果再不进行保护,则可能导致极富济宁地区特色的古民居渐渐消失。“民居类古建筑大量列入保护名单,表明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越来越细化,也表明我们的文物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王政玉表示。
在公布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后,济宁市文物局将尽快在这些文物保护单位竖立保护标志。“新的文物保护单位将尽快设定保护范围,并协调其周边的建设单位重新进行建设规划。”济宁市文物局文物科的工作人员表示,保护单位周围的新建筑必须要保证整体风貌不能破坏,文物周围新建建筑的建设形式、规模等都将有标准可依。必要时,还有可能聘请文物保护专员,定期对文物进行巡查。
推荐阅读:
贵州锦屏县隆里古城千户所衙门将现原貌
数百栋古代民居将在蚌埠龙子湖畔逐渐“苏醒”
番仔楼在晋江市易地原样复建
河北临漳县铜雀三台遗址曹操转军洞整修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