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禅寺曹溪门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惠能的偈语,让韶关南华寺和《六祖坛经》闻名于世。1500多年过去,南华寺宝刹依旧香火旺盛。
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惠能,他们被称为“东方三圣人”。惠能作为在我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包含着的哲理和智慧至今仍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禅宗南宗发祥地
南华寺又称“宝林寺”,唐仪凤二年(677年),在禅宗六祖惠能主持寺院时最为兴盛,全寺僧众数百人。这里因是禅宗南宗的发祥地,所以又被誉为“祖庭”
南华寺坐落在曲江区马坝镇东南6公里,是广东六大寺庙之一。南华寺又称“宝林寺”,是一座中外闻名的佛教寺院,被誉为“岭南禅林之冠”。它位于广东省韶关市约22公里的南华山,山上峰峦叠翠、古木参天、环境清幽。
据记载,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有位印度高僧智药三藏来到中国,云游至曲江曹溪村,见山水奇秀,赞叹道:“宛若西天宝林山也。如在此建梵刹,可称之为"宝林"。”高僧之意得到当时韶州刺史侯敬中的重视,表奏梁武帝萧衍,遂于天监三年(504年)建寺,赐额“宝林”。
宝林寺几经兴衰,唐仪凤二年(677年),在禅宗六祖惠能主持寺院时最为兴盛,全寺僧众数百人。这里因是禅宗南宗的发祥地,所以又被誉为“祖庭”。禅宗流传到各地后又分为临济、曹洞、云门、沟仰、法眼五宗,其中临济宗和曹洞宗还远传至日本。唐代,宝林寺被敕名“中兴寺”、“法泉寺”。宋代才得名“南华禅寺”,沿用至今。
南华寺以中轴线布局,前后七进,殿宇辉煌,绿树婆娑。一进山门,穿过小巧别致的“五香亭”和放生池,可望见二门门楣上“宝林道场”四个大字匾额,门的两旁有“东粤第一宝刹,禅宗不二法门”的对联。二门内建有壮观的天王殿,殿内供奉弥勒佛,两侧为四大天王塑像,天王殿背后为一处布置精巧的小花园。园内东西两边有钟楼、鼓楼,北面的大雄宝殿,又名“三宝殿”,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年),大殿正中供奉释迦牟尼、药师、阿弥陀佛,各高八米。大雄宝殿后有藏经阁、灵照塔、祖师殿,而藏经阁中佛经多为历代皇帝所赐,十分珍贵。
南华寺后有卓锡泉(俗称“九龙泉”),旁有几株高达数十米的古老水松,是现在世界上稀有的树木。现有建筑除灵照塔、六祖殿外,都是1934年后虚云和尚募化重修。
1983年,南华寺被国务院最早一批定为国家重点寺院。2001年6月25日,南华寺作为明、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推荐阅读:
贵阳乌当区古林寺
陕西府谷宗常山龙泉寺
“西藏第一座寺庙”桑耶寺
浏阳石霜寺
分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