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寺 大雄宝殿
“南华诞”系韶关文化名片
“南华诞”庙会是纪念中国的佛教南禅宗创立者六祖惠能所举行的庙会活动,每年参与的群众遍及世界各国,为传播六祖惠能的佛教禅宗思想起了重要作用
古往今来,南华寺因惠能在中国佛教史和哲学思想史上的崇高地位,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人们。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在写给友人的一首诗中曾表达了如此深挚的向往之情:“水香知是曹溪口,眼净同盾古佛衣,不向南华结香火,此身何处是真依?”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也写下了《望南华》这样真挚动人的诗篇:“北行近千里,迷复忘西东。行行至南华,匆匆如梦中。佛化知几尘,患乃与我同。有形终归灭,不灭惟真空。笑看曹溪水,门前坐松风。”
到了近现代,许多著名的社会人士,也都纷纷慕名前来观光游览。1924年,孙中山在韶关发动第二次北伐时,政务、军事极为繁忙之际,仍偕谭延闓、刘成禹、许世英等来过,并向寺庙捐赠了银元,嘱咐要爱护寺庙里的一草一木,保护好文物,让后人瞻仰。
让南华寺声名远扬的,还有项重要活动“南华诞”。“南华诞”庙会是纪念中国的佛教南禅宗创立者六祖惠能所举行的庙会活动。“南华诞”庙会活动由“祝圣拜祖”、“晨拜”、“礼佛祭祖”、“信众午斋”、“放生”、“传灯”等程式组成。每年参与“南华诞”庙会活动的群众来自大陆、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日本、韩国等世界多国,为传播六祖惠能大师的佛教禅宗思想,起了重要的作用。
“南华诞”庙会是岭南地区最具有影响力的活动,参与的信众最鼎盛时,有十多万人,可谓人山人海;而各寺庙,也委派僧人前来参加佛事,前来的僧人和信众数不胜数。韶关市表示要扩大“南华诞”庙会的知名度,将其打造成为韶关的一张文化名片,使“南华诞”庙会具有庆典性、纪念性和禅宗文化辐射力,让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禅宗文化得到全世界信众的认同和归宗。
佛教改革者 禅宗创始人
六祖惠能(公元638-713年),是唐代著名的佛教改革者、禅宗实际上的创始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思想家
在南华禅寺的六祖殿,至今仍保存着六祖惠能的真身。香烟袅袅的宝座之上,六祖宝相庄严,眼观鼻、鼻观心,受后人万世膜拜。
据介绍,这座六祖造像的确是以六祖惠能的肉身为基础,用中国独特的造像方法夹苎法塑造的。其成功地活现惠能生前的音容笑貌和气质神态,堪称为“流传万古的真身像”。
六祖惠能(公元638-713年),是唐代著名的佛教改革者、禅宗实际上的创始人,中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思想家。他出身贫寒、目不识丁,却在24岁时,以行者之身,成为了佛祖释迦牟尼血脉嫡传的佛教第三十三代祖师爷。
惠能提倡“顿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他发扬“众生皆有佛性”,提倡“佛非佛”成佛不是特权,人人可修、人人平等、不分尊卑,以“当头棒喝”的方式,讲求当下心中刹那的觉悟;“一念若悟,众生是佛”,使人一步到位,洞穿那些如梦幻泡影的世界假象,甚至解脱那些对“菩提树”、“明镜台”的执著,烦恼自去,回归本真,从而获得自由。
推荐阅读:
贵阳乌当区古林寺
陕西府谷宗常山龙泉寺
“西藏第一座寺庙”桑耶寺
浏阳石霜寺
分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