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苏州桃花坞老城改造 繁华老街市变“废墟”
来源:中广网  作者:王娴 赵媛  日期:2012-8-17

桃花坞打铁弄,叶家老宅附近都已经画上拆迁符号

桃花坞打铁弄,叶家老宅附近都已经画上拆迁符号

桃花坞阊门西街 大部分民居已经拆毁

桃花坞阊门西街 大部分民居已经拆毁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在古城苏州老城“阊门”内,商家作坊、民宅聚居,苏州人称此地“桃花坞”。唐寅在这里写下的“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让这个地名更添风雅。

    然而就在最近,到访的游客发现,这里到处是施工围挡,街旁的民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碎石废砖。一场针对桃花坞地区的“综合保护整治利用工程”正在实施,同时激起的还有一场老城如何改造的争论。

    大门推开,桃花坞打铁弄四号的小院子和别家一样,挑起的竹竿晒着衣服。

    叶培堃:住建局请了个代理律师的,最后说要求法院来执行强拆。

    说话的老人叫叶培堃,他身后的叶家祖宅也被划在正推进“综合整治保护利用工程”的“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这个月6日,叶家全家到苏州平江区人民法院,开自家房子的拆迁行政裁决听证会。叶家人称自家客厅“楠木厅”,他们甚至拿出不轻易示人的清朝地契。

    叶培堃:同治十三年我这个房子已经是老房子了……

    房子的归属下落还没有定论,桃花坞的综合保护利用工程成了一家人这一两年来的烦心事。

    叶培堃:我们都是生在那个地方,包括父母生在这个宅子里面。我不希望在我们手上毁掉……

    叶家人说,眼看着巷子跟前的“阊门西街”从繁华街市到一片废墟。

    记者:我看都已经拆掉了?这个过去是什么?

    叶培堃:百分之九十都是民房。老街。

    这里是苏州古城桃花坞,阊门西街东西两侧砖石废墟在阳光下暴晒,门窗完好的单体建筑物屈指可数。唐家夫妇的小店在阊门西街13号,左右邻居都已经拆迁搬走。

    唐家夫妇:老街呀,生意好,全是店面,生意好的不得了。什么店都有,小吃、饭店、还有那个百货也有的,什么都有,这条街从旧社会就有了…

    夫妇俩说,他们也摆不了几天了,最近正准备收拾东西搬走,小店也就此关张。

    居民:我们这条古街,一百多年来就是这个样子,一点都没动,民居还是民居,生意、人流量最多的地方!现在全部没了!

    阊门西街的拆迁已经持续一年多,有网友之前拍摄过不少拆下的建筑构架,讨论中有人认为那些是“值得保留的古建筑”,而打铁弄的叶家人也希望自己的老宅能得到文物部门的鉴定得以保存。

    在苏州市文物局,文物处副处长潘国英却说,作为文物来保护,不可能是“老房子”那么简单。

    潘国英:相对来说很多房子始建比较早,后来不断的有后期翻建改建,翻建改建了以后价值相对来说就不像原来那么大了,我们要确定文物的标准是建筑特征建筑构件比较完整,而不是说最早是清代明代造的……

    桃花坞的历史街区,拆什么留什么,苏州市规划设计院负责给出明确规划,规划所的项目负责人嵇雪华说,之前的勘验细化到每个单体建筑。

    嵇雪华:对古城里的建筑风貌分成四个类,一二三类评价下来的基本上都是不拆的,只有四类拆。四类就是那种风貌极差,跟我们苏州传统风貌不符的。

    虽不舍,西街的老街坊还是大多搬走了,一群不住在桃花坞的苏州人在互联网微博发起的活动叫“救救桃花坞”,现场民居被拆的图片获得上万次转载。建筑师宋微建是发起人之一,他说,看不下去这样的“保护利用工程”,对于历史文化街区,轻易拆掉总归不妥。

推荐阅读:

福建永春岵山350座古民居打包进军旅游

山东:历史文化资源成 无棣旅游源头活水

“梁祝故里”何以成了“政绩闹剧”?

开封“复古”计划:让人揪心的一场“豪赌”

分页:[1] [2]

编辑:菩提树
名称承德皇家寺院 普宁寺

类别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名称天下第一会所 河南社旗

类别总体布局
名称苏北小上海—水乡窑湾古镇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泰国大皇宫

类别皇家园林古建
名称天津历史文化名城之古城遗产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凤凰古城:水碧山青美如画

类别自然山水园
 ·“梁祝故里”何以成了“政绩..
 ·开封“复古”计划:让人揪心..
 ·古城重建 经济利益下的“保护..
 ·佛教名山能否带来金山银山?..
 ·“文物毁于建设”羞辱社会文..
 ·旧城改造不能简单拆迁重建
 ·故宫符望阁漆纱窗在苏成功复..
 ·古城“复古”:经济与文化的..
 ·“大造汴京”造不出古城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