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苏州桃花坞老城改造 繁华老街市变“废墟”
来源:中广网  作者:王娴 赵媛  日期:2012-8-17

桃花坞阊门西街,剩下的建筑屈指可数

桃花坞阊门西街,剩下的建筑屈指可数

拆掉的房屋废墟之后,围挡内是正在新建的唐寅文化区

拆掉的房屋废墟之后,围挡内是正在新建的唐寅文化区

    宋微建:这个街区保护是什么概念,历史文化保护它要保护的是整个街区的面貌不是某一种建筑,不能拆毁的,这个是历史建筑它拆了就没了。

    江南好风景,民宅鳞次栉比,一张张年画从作坊中产出。没去过的人对苏州桃花坞有着诸多美好的想象。如今,古城苏州的这番大举动到底是作何考虑?

    整个“桃花坞综合整治保护利用工程”的指挥部就设在阊门西街向北的桃花桥路,负责人说,这是苏州市委市政府领衔的大工程,为了这个工程,苏州成立了“桃花坞发展建设公司”。曹勤良是总经理,他说拆和建在今天的桃花坞都是有标准的。

    曹勤良:总之我们只把握一个度,只要是历史风貌的,再建设不影响的,我们能保留尽量保留,一些实在是建设过程中需要让道的或者让位的,就进行落架大修或者移建。

    曹勤良强调“历史风貌”这个标准。在桃花坞西南角的泰伯庙,苏州人在这里奉祀吴地开发始祖泰伯,修复之后占地面积翻一倍有余。再向西北步行十几分钟,唐寅祠原址更已经拓展成“唐寅故居文化区”的所在地。

    居民:这是唐伯虎的那个祠堂。

    记者:祠堂?

    居民:唐伯虎的双荷花池都在这里,现在在造。

    记者:原来是什么?

    居民:这边是民房,那边是林机场的工房,现在在重新返造。

    记者:重新返造?

    居民:唐伯虎回来啦,居民要走啦。

    苏州人还是习惯叫这里“双荷花池”,只是唐寅故居遗址只有一个残缺的小水塘,曹勤良说,所以需要一个真正符合历史风貌的新风景。

    曹勤良:唐寅故里号称有个双荷花池,目前到唐寅故里就剩一个死水潭。和古城风貌极不相符的我们要把它拆掉,然后进行恢复,希望能呈现真正的唐寅故里,不要到时候外人来一看原来双荷花池就是一个死水潭。

    边拆边建,指挥部的工作人员说,不出两三年,桃花坞历史片区就有新亮点,而“桃花坞发展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身涛说,工程名称特别提到“利用”,也是为了可持续发展。

    曾身涛:不利用的话这种保护本身是不会长久的,把这个建筑继续的使用下去,这才是我们最终要达到的目的。

    桃花坞项目还在推进,关于桃花坞的拆与建反对的声音一直没停。“救救桃花坞”的发起者们偶尔还聚在一起讨论,建筑师宋微建依然认为,保护街区的概念应该得以树立,街区内不该有“拆”字。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经有“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概念,

    宋微建:我们国家2002年的时候文物法上修改法上,把历史街区列入文物保护法,古城保护是全面保护,划定了几个保护区,那么在保护区内应该从我们立法上,保护区内的任何建筑除了违章建筑,不能拆的,没有拆除二字。

    中国古建筑学会理事陈天趣直叹可惜。

    陈天趣:我们仅仅是历史的保管员,每一代人都没有资格去把前人的东西去掉。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的周斌也是苏州人,拍照片记录桃花坞已多年,他一边展示照片一边说,希望执行者可以再探讨。

    周斌:桃花坞这个实际上是一个苏州文化的重要的载体,实际到散落在这个里面的一些故事啊,文化的积淀啊,实际上我们从来没有认真去挖掘过。

推荐阅读:

福建永春岵山350座古民居打包进军旅游

山东:历史文化资源成 无棣旅游源头活水

“梁祝故里”何以成了“政绩闹剧”?

开封“复古”计划:让人揪心的一场“豪赌”

分页:[1] [2]

编辑:菩提树
名称承德皇家寺院 普宁寺

类别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名称天下第一会所 河南社旗

类别总体布局
名称苏北小上海—水乡窑湾古镇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泰国大皇宫

类别皇家园林古建
名称天津历史文化名城之古城遗产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凤凰古城:水碧山青美如画

类别自然山水园
 ·“梁祝故里”何以成了“政绩..
 ·开封“复古”计划:让人揪心..
 ·古城重建 经济利益下的“保护..
 ·佛教名山能否带来金山银山?..
 ·“文物毁于建设”羞辱社会文..
 ·旧城改造不能简单拆迁重建
 ·故宫符望阁漆纱窗在苏成功复..
 ·古城“复古”:经济与文化的..
 ·“大造汴京”造不出古城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