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县木塔
应县出名的就是应县木塔了,应县木塔实际上是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国宝级文物。记得进大门要买票,登塔另算钱,还有院里面有个佛指舍利的展出,好像是100吧。应县木塔的历史我就不说了网上有很多,这里说一些看到的。
这是佛宫寺后面新建的一个建筑群。虽说不该离木塔这么近新建建筑,但还好这不是纯混凝土的。

木木塔各面都挂有各朝代名人的牌匾
应县城里也有不少仿古建筑配合着这个国宝。。现在忘记我们住在哪里了,反正离木塔不远,大概100吧,我们去的时候是旺季,找个合适的不容易。想到住宿的问题,又联想到海南,海南大叫要建国际旅游岛,但是每个游客去过都有被宰的不满,估计这不是海南一个地方存在的问题,中国大多数旅游点都不规范,就好像他们觉得游客就应该来一个宰一个,不管以后怎么样。咱就不能学学泰国吗,算了,不说了。

净土寺
看完木塔我们去了净土寺。之所以去净土寺是因为那里的藻井。据说净土寺大殿里面被藻井布满,精美异常。
应县的内容全部完毕,这回我们继续北上去大同,以前从没去过大同也没路过过。原计划去大同主要是去看云冈石窟,不过后来发现大同正在大兴土木,看的我们异常兴奋,因此也去了华严寺善化寺。

云冈石窟
看完应县木塔坐汽车去大同。汽车进入大同地界,公路顺着绵延山体走向而修,透过车窗依稀能看到不少洞窟,但不敢确定那就是云冈。下车时差不多在下午三四点钟,考虑到整个行程安排还是决定先去云冈看石窟再回大同市里找住处。从长途车上下来我们没有打车,而是坐公交车到9矿下来(9矿这里是一个岔路口,一边去石窟另一边去矿区),这里有很多摩托车拉客去云冈石窟,我们就坐着摩托一路飞驰着奔向期盼已久的云冈石窟。没想到过了一段好走的柏油路,进入正在维修的路段,有很多大坑,沟沟坎坎的,全是泥土和石渣。就这样,摩托车一路起起伏伏颠簸地载着我们飞驰,我们则满怀高涨的热情忍受并享受着一路被带起的黄土,满脸喜悦。
我进这个洞窟的时候正碰到一个中央美院的老师写生,画得就是这个菩萨。

云冈石窟坐落在大同市西郊的武周山麓,它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公里长。石窟开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年),前后历经40余年基本完成。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昙曜五窟”(第16~20窟)。由当时的高僧昙曜主持开凿了象征着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景穆帝、文成帝的这五个石窟,“昙曜五窟”便由此得名。第20窟是云冈佛教造像艺术最具代表性的洞窟。这个洞窟以前也像其他窟一样是有前壁和顶部的,后来这两部分毁塌了,主像显露出来,成就了它在云冈的地位,也使得它成为著名的露天大佛。佛像很高几乎占据山体高度的2/3,它头顶缵发,眉眼细长,鼻梁高挺,嘴角微微上翘,整个面颊饱满,面部表情安详和蔼,两耳垂肩,肩膀宽厚挺拔健硕,着半壁袈裟,双手作状,双腿部分的雕刻已经毁坏,但从整体造型上看应该是作菩萨坐状。

试想一下如果其他洞窟前壁也塌掉,会不会露出比第20窟更美的佛像?整个云冈石窟的佛像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
从云冈出来时我们特意到来时路过的一个建筑工地。离近了看,我们都惊呆了~~~从来没有见过复建唐宋建筑,而且还是纯木结构的,有的原木径级还很大。在工地上问了一圈也没人能说清这里到底是在建什么,也没有看到工地管理人员。还好,也没人哄我们走,不过这时天已经渐渐暗了下来,视线已不再清晰。
推荐阅读:
西藏边玛墙 赭红色的眺望
福建古建筑奇珍“尤溪土堡”
中国最大“八卦”土楼——道韵楼
经典川南民居 栗峰山庄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