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温州文成南田镇九都村 护旧与仿古如何同行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杨世朋 雷忠义  日期:2012-12-5

沿着村里的围墙走,这条存续数百年的石子路“变”成了水泥路

沿着村里的围墙走,这条存续数百年的石子路“变”成了水泥路

    刘基故里,是温州文成县南田镇九都村的一块“金字招牌”。这里有刘基庙、刘基长子刘琏祠等多处古建筑。可与外村人不同,村里人的关注点,不仅仅是村里的古建筑,还有这里的两条路:

    一条,是先人走过的石子路,存续数百年,串起小村世代相传的古民居;一条,是新修建的水泥路,沿路两旁正在新建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

    没落的石子路,与沿路的古民居,几乎被“淹没”在一片破败之中。而水泥路则像是一条康庄大道,建筑施工如火如荼。一老一新的两条路,在村民们看来,都关乎九都村的明天。

    原是血脉相连中轴线而今但见无名断头路

    九都村是南田镇的中心村之一,就在镇政府附近。绕过几幢沿街的砖瓦房,才能找到隐在村里的古民居。

    眼前,有一个约1亩大小的水塘。村民说,这水塘唐朝时就有了,相传是一户谢姓人家住此,就取名谢塘。再往村里走,就是一条石子路。

    沿路来到一处四合院,木门台和石门台上,写着“高瞻远瞩”四个大字。走进一看,除了门台和正厅,两边的厢房已不复存在,一边新建成了砖瓦房,一边成了废墟。同行的世界刘基研究会副会长刘日泽,是土生土长的九都村人,他说,这座四合院是南田现存唯一采用吊柱结构修建的古民居。

    走出这一四合院,一面外墙上竟有一个硕大的“拆”字。“可能是要让步于新农村建设,这多少让人有些无奈。”刘日泽说,现在这个院子里还有年过7旬的老夫妇住着,要是长久没人住,房子怕是保不住了。

    沿着石子路走,又见一处“华阳小筑”。这四个字为蔡元培所题,距今上百年历史,是南田宿儒民国松阳、勤县、宜兴知县刘耀东故居,现为其后人刘天健的住所。再往里走,石子路变水泥路,就到了刘基长子刘琏祠,以及刘基庙了。

    “这条石子路,几百年来曾是南田古街的中轴线,串起了全村几代刘氏古民居,每一座都充满刘氏家族的基因。”刘日泽说,这种家族式的古民居集群,形成了一张“血脉图”,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不多见的。然而,因为村民建新房等种种原因,这条几百年来贯穿南田古街的石子路,如今成了“断头路”,且隐于街市,知之者甚少。

    要保护还是新建小村康庄大道怎么走

    与老村的破败相比,九都村的另一面,是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围绕着刘基庙这一国家重点文保单位,木结构走廊、木质牌坊等一批仿古建筑,都在如火如荼地建设。这些工程,承载着九都村乃至南田镇休闲度假游的发展期许。

    可在村里,村民们对于“拆旧”与“仿古”,有不同的声音。有村民说,如果以前的老房子保存完好,就不需要建仿古建筑了;如果把一部分建设资金,投入到古民居的修缮与保护当中,古村落可能已经成了一个景点……也有村民说,仿古建筑建成后,肯定会吸引一大批游客,既能盘活现有旅游资源,也能通过吃、住、游给村民带来创收。

    其实,长久以来,南田旅游存在着“只看一座庙”的尴尬。按照南田镇正在酝酿的《刘基文化总体策划与产业规划》,该镇将在今后几年围绕“刘基故里”这一金字招牌,通过系列节庆活动,推出刘伯温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华智谋文化城(园)、中华太极八卦城、大明风情街、刘伯温智谋商学院等一批特色旅游品牌。由此,新建一批仿古建筑势在必行。

    “我觉得能找到一个平衡点,通过规划和资金保障,既能保护古民居,又能实现旅游开发。”刘日泽向记者表达了他的希望。他说,如果凭借“刘基故里”这一金字招牌,再打好古建筑与仿古建筑“两张牌”,九都村与南田镇的旅游业,将更具吸引力。

    记者手记>>>

    南田“拆旧”与“仿古”的讨论,让人似曾相识:就在不久前,国内一则《逾30城市欲耗巨资重建古城百姓须世代还债》的报道,引发了网友的关注。一边是部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岌岌可危,历史文化街区频频告急;一边是55亿再造凤凰,千亿重塑汴京,仿制古城遍地开花。“拆旧”和“仿古”的大戏,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独特风景。

    其实,“拆旧”和“仿古”本身并不矛盾。一座仿古建筑的修建,并不需要以拆除一座古民居为前提。比如在南田,“仿古”就不属于原拆原建,而是有规划地在一块区域另行作业。但人们忧心的是,在资金有限的情形下推行仿古,很容易将建设重点引申到“拆旧”上,且新旧组合的规划难度较大,政府部门的保护规划,未必一步到位。

    现实中,如何处理好“护旧”与“仿古”的关系,应是古村、古城保护开发的当务之急。“护旧”所传承的古建筑,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血脉,绝不能轻易隔断。而“仿古”作为地方旅游业开发的一种形式,或将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合理统筹资金与政策,实现“护旧”与“仿古”的并举,或许是村民与政府部门都希望看到的结果。

推荐阅读:

中国世遗预备名单中的“福建价值”

厦门灌口镇“回”形土楼盼受保护

南京美龄宫即将启动大修 修旧如旧恢复原貌

邺城遗址抢救性保护设施项目在临漳动工

编辑:菩提树
名称中国名楼——南京阅江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中国名楼——贵阳甲秀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中国名楼——岳阳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河南平顶山香山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中国“抱团”申遗的10大名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介休后土庙 传承千年琉璃文化

类别古建结构
 ·古村落是岭南民俗文化博物馆..
 ·广西危旧骑楼拟由政府“收购..
 ·“文物医生”为邕城古建筑开..
 ·罗哲文:多少遗憾 都付断壁残..
 ·古城复兴重在突破发展瓶颈
 ·莫让“棒杀”抹杀了开封复兴..
 ·旅游专家谈论巨资再造古城是..
 ·西塘模式之人与古镇“碰撞”..
 ·西塘模式之活着的千年古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