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屋”已被租走,即将装修成一家汉堡店](http://gj.yuanlin.com/UploadFiles/201111/2011113165521256.jpg)
荒废多年无人居住,房子曾被人诅咒,床铺在梦中会移位,二楼半夜有异响……这种种离奇古怪的传说,不知从何时起,一直笼罩着泉州市闹市区的一栋房子——九一街的一栋三层小洋楼,即很多泉州人熟知的那座“鬼屋”。
但是,就在近几天,有网友在微博上发布消息——“鬼屋”已被人租下,即将有一家汉堡店在此开张营业。消息刚一传出,迅速引发网友的关注,至昨日已被转发近1400次。
汉堡店的负责人证实说,这里的环境“可遇不可求”。至于传言,他们不会太在意,“说不定能很好地提高知名度”。
“鬼屋”何来?时隔11年后,昨日,本报记者再次前往探访。
探访“鬼屋”今如何?
老屋确已租出后院别有景致
这座房子建于何时?附近一些老人的说法也不一,有人说是解放前,有人则说是解放后。
昨日上午10时许,九一街上熙熙攘攘、车来人往,到处都是商家周末促销的喇叭声,好不热闹。一直走到这座三层被赋予了很多传说的小洋楼前,却只见屋子的大门紧紧关着,没有任何动静。
一张巨幅的彩色广告,悬在楼前,是即将进驻的汉堡店的广告——“即将在此为您服务”!巨幅广告上方,又是一条很显眼的红色布幅,大字写着“本店招聘管理人员、服务员等”,看来店家已经在为开张“招兵买马”。
走上前去,隔窗往里看,只见屋内凌乱,地上散落着旧报纸、破拖把等。屋外左侧,一个老伯躺在长条沙发椅上睡觉,盖着一条破旧的棉被。“租给别人啦!”老伯醒来后,一听记者打听屋子,第一句就这样说。老伯自称姓吴,是屋主的亲戚,在这里看了17年房子,“屋主是一名老华侨,常年在香港做生意”。
老伯说,关于这座房子,在外面有种种传言,他也知道,不过他只是笑了笑说,“没有的事情,乱说的。我在这里呆了这么多年,怎么都没碰到”。老伯说,租房的店家最近正把房里的东西往外搬,可能很快就要装修了。
随后,记者跟随一位老先生,走进了这座房子。推门进去,先是一个大厅,屋内没开灯,也没晒到阳光,有点幽冷。“一共三层,每层楼有8个房间,很大呀。”房间在厅的左右两侧排开。穿过一条过道,眼前豁然亮了——原来,屋子竟还有后楼,而且还有一个小庭院,阳光充足。许是荒废多年,庭院里的树木已经长到几层楼高,成了一道郁郁葱葱的风景——大多数人只是在屋外偷偷地探头看下,这样的好景致自然鲜有人知了。
记者在屋内四处走走看看,并没有出现此前网友传言的“手机莫名强烈震动”等现象。带路的老先生住在隔壁楼整整20年,他说“都是传来传去的,瞎传”。
揭秘为啥叫“鬼屋”?
许是屋主常年没空打理
那么,这座房子处在如此好的黄金地段,却为何荒废数十年不开发,甚至没有住人?由此引发的传言,因迟迟没人正面回应,版本越来越多。
网友“慢半拍晓姐”说:那座房子不拆的原因,是国家保护。“am-pm-2006”则说:这栋楼据说是上世纪70年代一位华侨所建,但是他没住过;荒废多年后,有流浪汉乞丐跑进去住,结果乞丐死于屋中。
其中流传最多的,莫过于“鬼屋”一说。尽管谁也没有什么证据,却以讹传讹,流传开来。其中的说法也“各具特色”:有说里面有异常响动的,有说晚上住进去床会掉方向的。而关于“谁住进去发现床掉方向”的,也五花八门:有说胆大市民去的,有说学生去住的,还有说消防官兵住过,甚至有说是记者去探访时发现的。
大部分人则是云里雾里,凑热闹的多。
一位十分熟悉此地的网友“木易回来了”说,自己小学读晋光、初中读三中、高中读一中,十多年来天天都要经过,都没觉得这座房子有网友所说的各种异样。
在泉州从事多年房地产中介的金先生告诉记者,这座楼在业界也很出名。曾有不少人找他打听这座楼,想租下来开咖啡馆、开茶叶会所、美发店的都有,但最后终因传言等各种原因放弃。“这么好的一座房子,在闹市却闲着,自然要引来各种推测。我觉得,主要原因应该是房东长年不在泉州,不好联系,又没时间回来打理,久而久之就耽搁了出租”。再后来,人云亦云的传说,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它一直没有得到好好的开发、利用。
推荐阅读:
老宅隐身深巷小弄 风雨侵蚀豪宅渐成危楼
走过百年时光 史家老宅的前世今生
水浒博物馆破土动工 建设工程正式启动
和顺从无名村落到旅游名镇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