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下考古专家小心翼翼地搬运青花大罐

沉船船舱内的大量精美瓷器

考古专家清洗文物
6月10日,新报独家深读记者受邀来到汕头市南澳岛,与在水下沉没数百年的明代古船——南澳一号“亲密接触”。
这一天,打捞船上传来了两个好消息。考古队员首次在沉船的船舱中发现完整的青花大罐;另一方面,当天打捞上岸的瓷器中,有醒目的汉字出现。这对断定该船年代及瓷器主人身份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一场阵雨,驱赶走连日的闷热。
乘坐一艘老式的渔船,记者随边防派出所民警赶赴负责打捞南澳一号的“南天顺”号。大风将海浪吹起近1米高,老渔船随之跌宕起伏。
虽然肉眼就能看到远处作业的“南天顺”号,可这艘渔船似乎在兜圈子,并没有沿直线行驶。附近的渔民说,这片海域表面“平静”,但暗藏着很多礁石,如果不熟悉或者缺少仪器,船就可能触礁沉没。这种说法,很快得到了印证,记者看到随着海浪的起伏,一些礁石瞬间露出水面,很快又被海水吞噬。渔民们的说法,令包括考古队员在内的所有人都觉得,当时南澳一号的沉没,可能与触礁有关。
发现疑似瓷器主人
刚刚将文物打捞上船,队员们来不及休息,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文物清洗工作。“虽然下雨,但天气很凉快,否则等热上来,体力消耗会更严重。”一名队员边说,边小心翼翼拿起文物,在水管前冲洗一番,然后放进干净的整理筐内。
推荐阅读:
对“曹操墓”下结论是不是太匆忙了
走进溪口蒋介石故居
华松古堡
曹操墓考古发掘领队回应质疑:将以证据说话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