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器皿 >> 瓷器 >> 正文
明代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
来源:中国文物网  日期:2014-6-13
 

    釉里红在元代已经正式烧制,明洪武年间的流行应与开朝皇帝朱元璋的喜爱和需求有关。朱即为红,又是汉族崇尚的尊贵喜庆之色。从语意上理解,把釉里红作为朱家皇朝的专用器充满了霸气和尊贵,完全符合草根皇帝朱元璋的性格。但是“要想穷,烧铜红”,明洪武以后,“釉里红实难烧制,故用矾红彩替烧”。然而盛名之下,后世所企。釉里红的难烧并未阻挡后世仿造的步伐,清康熙官窑甚至全力摹仿烧造过一只明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明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的声名由此可见一斑了。


    时至今日,釉里红工艺尚有众多奥秘未完全揭晓,但是其烧制之精难却已是众人皆知的共识。简单地讲,釉里红瓷器是高温釉下彩绘瓷器的一种,它是将含有金属铜元素为呈色剂的彩料按所需图案纹样描绘在瓷器胎坯的表面,再罩以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入窑在1350℃以上的高温还原焰气氛中一次烧成。由于铜元素在高温下极易挥发甚至在釉汁中扩散,对于这种极为敏感的红料,陶匠必须小心谨慎处理釉汁成份、铜红料比例、窑内的焙烧温度和氧化程度,以及瓷胎在炉膛内的摆放位置,以期达预期的颜色效果。如果温度过高,铜料会全部挥发干净,温度过低则彩晦暗。即使工匠极尽能事,不理想的釉里红产品仍是占了大多数。在这样几近苛刻的呈色环境下,诸如此玉壶春瓶所呈现出的紫红色并略微泛灰色色调,且发色匀称即是标准至极,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明洪武朝御窑厂处于恢复时期,采用的是颗粒较粗、易于蒸发水分的麻仓土作胎。这种胎烧造时极易造成胎、釉膨胀系数的不同步,导致出现胎体发糠、釉面开裂、成品变形甚至窑裂等糟糕情况。即使像2006年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以7852万元成交的洪武釉里红牡丹纹玉壶春瓶,也存在微微的“塌肩”状况,腹部下方还有一道约5厘米长的窑裂。除了先天不足,在六百四十多年的流传过程中,玉壶春瓶仅有四五毫米厚的口沿是最薄弱、最易受伤的部位。据统计,在各大博物馆和拍卖会上出现的洪武玉壶春瓶中,九成有不同程度的损伤或瑕疵,其中95%的伤在瓶口。如此估算,此件明洪武釉里红玉壶春瓶应属仅占一成的完整无缺行列,可谓凤毛麟角。

分页:[1] [2]

编辑:樱花
 ·大运河发祥地 遗产历久弥新
 ·鼓楼锦巷有不少古迹
 ·沪新增8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世界遗产日 嵩山珍贵文物邀您..
 ·文化遗产日探寻深巷中的文物..
 ·镇江投巨资打造千年古渡西津..
 ·古民居保护亟待破“瓶颈”
 ·西安筹建文物保护考古研究基..
 ·列历史建筑 基隆港西三仓库有..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熼叺浼欐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风郴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枻鎷蜂负閿熸枻鎷烽〉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熺Ц璇ф嫹 |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 | 閿熸埅纰夋嫹閿熸枻鎷烽敓锟�
閿熸枻鎷锋潈閿熸枻鎷烽敓鍙綇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閿熸枻鎷�   閿熼叺鍑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鎴掞細Service@Yuanlin.com   閿熺晫璇濋敓鏂ゆ嫹0571-86438262
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瀹為敓鏂ゆ嫹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鍥敓鏂ゆ嫹閿熸暀浼欐嫹  |  閫氶敓鏂ゆ嫹閿熸枻鎷峰潃閿熸枻鎷�閿熷彨鐧告嫹鍥敓鏂ゆ嫹
鎴橀敓鐨嗙尨鎷烽敓鏂ゆ嫹:閿熷彨鐧告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熷姹熺渷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鍗忛敓鏂ゆ嫹
閿熸枻鎷疯惀閿熸枻鎷烽敓鏂ゆ嫹璇侀敓鏂ゆ嫹鐗涢敓鏂ゆ嫹閿熺垂2-20100396
閿熸枻鎷峰顓岊亷鎷烽敓鏂ゆ嫹閿熻銈忔嫹閿熻剼锝忔嫹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