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伞塔更老照片
跳伞塔老照片
“著名的两路口跳伞塔获得了重生原地维修加固,并且恢复了铁臂。”今日,这样一条信息在微博引来众多网友关注。不少网友关心恢复了铁臂,跳伞塔未来会成为跳伞运动场地,还是仅具备观赏功能和纪念意义的文物?华龙网记者就此采访了我市文物专家、重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委会秘书长吴涛。他证实,跳伞塔将于春节后完成维修加固,但能否开放成为跳伞运动场地还有待专家论证。
两路口跳伞塔对于这城市,或者说对于这个国家的历史意义,无需赘言,而围绕它的进退博弈,则从来不轻松,2007年有一波“挪窝”鼓噪,如果不是国家文物局和市政府明确表态,则对其的拆除搬迁,差一点就要成为现实。
平心而论,重庆对于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太难了,首先是城市化发展的趋势与自然地形仄逼的矛盾。国内某些中小城市的发展,船小好掉头,可以扩城或新建,在临近地域再建一个新城来往现代化城市发展,而让老城区尽量原样修复如旧,功能分区则主推旅游,譬如丽江、大理便是这样。但重庆要做到这一步太难了,尽管重庆也在按“重庆向北”的趋势在扩城,但两江的自然地理位置,使重庆必须留恋渝中半岛这块核心,并且在这块弹丸之地上毁旧建新。而带来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活动等密集的城市功能叠加,行政中心也在这,金融中心也在这,商贸卖场也在这……成本冲高、效率趋低,交通拥堵,用重庆方言形容,就是砂锅里炒胡豆哈(扒拉)不开。于是,解放碑周边建筑不得高于解放碑的古训,早已作古,于是,巴蔓子将军被深埋地底,要钻洞走隧道才能一瞻丰采,一遣胸怀。
再有就是意识形态禁忌,“陪都”牌难打的问题,重庆文物的相当一部分,是抗战遗迹,而长期以来,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沾“红色”的文物保护,重庆无所顾虑大投入大手笔营建,譬如红岩联线14个红色景点如白公馆、渣滓洞、红岩魂广场等,全国闻名。但沾“白色”的文物保护,则基本上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想去招惹,时下,我们或许可以在台海两岸“大三通”推动下,在尊重抗战作为在国家平台上的集体叙事历史的前提下,对于这一块的选择性无视之痛,有所弥补了。
最后是突破一个急功近利瓶颈的问题,针对不断听到的“历史记忆值几个钱?”的商业实用主义态度的发难诘问,我们必须解决一个致命的观点分歧:到底是想以文物古迹来增强一个城市或地方的精神文化,还是只想用它牟利赚钱?
国务院2012年12月26日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中文物保护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提出,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不得转让、抵押,文物古迹和历史建筑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这是叫停国有不可移动文物作为企业资产经营、从根本上断了开发商觊觎黄金宝地念想的尚方宝剑,也是跳伞塔得以恢复铁臂,修旧如旧的底气。
但接下来,能否给跳伞塔加入观光之外的实用功能,依然不乐观,但至少我们可以呼吁,既然是作为抗战航天体育陈列馆的一部分对外开放,理当让其周边有相对充分的游人驻足场地、休憩地、绿地、缓冲隔离带等等,在此基础上,再探讨作为跳伞运动场地的可能性。
推荐阅读:
黄山景区公布首批重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
《施州城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启动
瑞安企业出资修缮古建筑可冠名
西安保护面临消亡危机的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