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公布了首批41处重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其中,古建筑13处:慈光阁、松谷庵、白云庵、汤岭关、灵锡泉、温泉拱券、麟趾桥、永定桥、续古桥、渡仙桥、福元桥、八面石经幢、黄山登山古道;古墓葬4处:普门禅师塔、慈明大师墓、檗庵大师塔、雨峰纲和尚塔;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1处:观瀑楼、听涛居、翠明轩、紫云楼(东楼、西楼)、排云亭、立马亭、翼然亭(小补桥)、观瀑亭、乌龙亭、桃源亭、炼玉亭、重兴桥、白龙桥、紫云桥、慧明桥、回龙桥、名泉桥、丞相桥、徳圆墓、萧昌明墓、李法周居士塔;石窟寺及石刻、古遗址和其他类各1处,分别是:黄山摩崖石刻群、福固寺遗址和迎客松。除了“迎客松”,首批列入文保名录的对象,最早始修唐代,至晚建于近现代,时间跨度达一千二百余年,是见证、研究黄山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等发展的珍贵实物,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近年来,黄山风景区组织开展了三次文物资源普查:一是景区迄今最广泛的一次摩崖石刻普查计290余处;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景区首次文物古迹普查计148处;三是景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对照普查标准共记录不可移动文物点60处。通过普查,基本摸清了景区文物古迹的数量、分布与现状,建立了文保数字管理档案。基于普查的成果,景区公布了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名录,旨在提升公众参与黄山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推进新时期文物保护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紧密融合,确保文物资源的安全。
推荐阅读:
《施州城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启动
瑞安企业出资修缮古建筑可冠名
西安保护面临消亡危机的古村落
粤商买晋徽古建筑拆运回番禺文园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