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宣城龙溪塔每天10米“缓步”前进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陆候超 韩畅  日期:2013-1-30

宣城龙溪塔每天10米“缓步”前进

    昨日中午11点18分,在30多名工人的“搀扶”下,宣城市宣州区龙溪塔迈出了它平移的第一步。接下来十多天时间里,它将以每天10米的速度,朝着120米外的目的地“缓步”前进。昨天记者再赴宣城,见证这位超过754岁高龄的“老人”如何“蹒跚学步”。

    古塔演绎“慢动作”每天平移10米

    上午9时许,宣城市宣州区狸桥镇,宝塔周围被四面八方赶来的居民围得里三层外三层。与记者上次来看到的情况不同,龙溪塔被钢筋结构包裹着,看上去敦实不少。

    记者走近看到,塔底搁在一个巨型托盘上,托盘下端摆着一排铁轨,直通120米远的目的地。宣州区建设管理局工作人员刘仁元说,整个工程花在平移上的时间并不长,十来天就完成了。之前做托盘,焊接钢架,平整路面用了近4个月,磨刀不误砍柴工。

    11:18,所有调试工作就绪,宝塔平移正式开始。宝塔托盘被几根钢绳拉扯,巨大的牵引机器发出轰鸣声。记者留心观察,肉眼看不到塔有移动迹象,只是托盘下的钢质滚轴不断发出“嘣咔”巨响。

    刘仁元介绍,古塔上了年纪,经不起任何闪失,所以移动时工人们特别谨慎,每天只移动10米,肉眼很难观察到。如果一切顺利,十余天才能到达120米外的目的地。

    740吨庞然大物分四个步骤“走”

    龙溪塔有超过754年的历史,塔体原本重310吨,这次套上钢架,整体重量达到740吨。如此庞然大物,如何能“行走”呢?记者采访了工地现场负责人赵灿强。

    第一步:整场子。记者现场看到,整个施工现场方圆百米的土地都被压得平平整整。赵灿强说,这是为了确保平移过程中塔体不发生倾斜,也是为铺设轨道做准备。

    第二步:装盘子。这是前期工程难度较大的一部分。龙溪塔本身是木质的,很不牢固,施工方重新制作了一个托盘,确保平移时更加稳固。将几百吨重的龙溪塔放上托盘,难度可想而知。

    第三步:焊架子。简单来说,挪动宝塔,就好比打包一个大蛋糕,包装好了,带走就更方便。因此要给塔体安装钢架,固定塔身。除了外部“包装”,塔身内部也得撑起钢架,俗称“内撑外抱”,确保塔在平移过程中不易损坏。

    第四步:迈步子。与前面几个步骤比起来,平移耗时是最短的,也是最让人操心的。赵灿强说,工人们每天两班倒,确保每天平移10小时以上。

    平移工程为何延期?答案:大雪耽搁、改进技术

    去年记者首次采访时,得知龙溪塔预计2012年12月末开始平移,然而一等再等,直到昨天才得知动工的消息,为何古塔的脚步姗姗来迟?

    宣州区建设管理局工作人员刘仁元说,前段时间宣城市连降大雪,下几天雪,工程就要耽搁几天;此外,上个月施工方做平移实验时,发现对于古塔这种高耸结构建筑,轴承平移并不理想,所以临时将轴承轨道换成了滚轴轨道,如此一来耽误了工程时间,但也确保了平移过程的安全。

    雨雪强风如何应对?答案:支撑加固,防止倾斜

    此前,因为天气原因,工程一度暂停。那么,在平移过程中遇到类似状况,施工方又该如何应对呢?工地现场负责人赵灿强介绍,古塔以每天10米的速度行进,最理想的状态是10天后到达目的地。然而这个过程中一旦下雨或下雪,工程就得暂停。为防遇到强风天气,施工方准备了支撑塔体的支柱,防止龙溪塔倾斜。“平移不能出岔子,有点风吹草动就得停,这个年很可能要跟古塔一起过了。”赵灿强笑说。

    古塔为何偏要挪窝?答案:拓宽河道,治理洪水

    龙溪塔高约22米,7层楼阁,砖木结构,塔底每面宽3.4米,木质飞檐翘角,翘角下挂铜质风铃,塔刹由覆钵承露盘、五重相轮、宝珠等组成,2011年6月被评为省保文物。这把年纪的古塔,为什么要挪窝呢?

    赵灿强介绍,每逢汛期,水阳江水容易漫过河岸,对周围群众造成不小的损失。为解决这个难题,相关部门调研后决定拓宽该地段水阳江河道面积。不巧的是,龙溪塔正好在此。唯一的办法就是平移这座古塔。

    古塔究竟多大岁数?答案:绝对超过754岁

    宣城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刘政介绍,都说宝塔754岁,这是保守估计。文物局查阅过大量史料,均不知塔是何年建造。后来,工作人员在塔脚下不起眼的角落发现一块石碑,上面模糊写着“南宋开庆元年重修”,也就是公元1259年,距今754年。这仅仅是它重修的时间,真正修建的时间还得往前追溯。

    塔内隐藏着多块石碑,标记着龙溪塔在明代、清代被重修。2010年8月,宣州区文广新局邀请省文物保护中心古建筑专家对龙溪塔进行测绘和维修设计,2011年6月开始维修,2012年3月完成,其间发掘了地宫,在地宫内发现龙溪塔重建的砖函。

    新闻链接:古塔平移三特点:罕、专、难

    2001年,北京燕化66万吨乙烯改造现场大型急冷水塔整体平移13.21米。但燕化高塔是现代塔,所以此次宣城龙溪塔平移是国内第一次平移古塔。

    2012年7月,央视、新华社等主流媒体关注的湖北省武当山遇真宫原地顶升15米保护工程,其施工单位正是此次参与龙溪塔平移的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赵灿强介绍,与之前平移工程不同的是,龙溪塔有754年以上历史,砖结构,木质基础,平移难度更大。比如重新给塔体做地基时,不能借用机器,工人必须亲自钻进塔下掏土。

推荐阅读:

真古迹做餐厅与巨资打造赝品“古城”

陕西商洛:强制拆迁禁不住 惠民工程遭民怨

贵州省政协提案建议恢复中国最大屯堡式庄园

泉州开元寺大雄宝殿“新装”迎客

编辑:菩提树
名称世界最长风雨桥:三江风雨桥

类别古建结构
名称西藏拉加里王宫遗址

类别国家级文保单位
名称广东阳山潭村:“养在深闺”的古村落

类别私家园林建筑
名称陕西蒲城县的历史人文

类别省级文保单位
名称岭南古村落——潮州龙湖古寨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泮庐:倚水而建的徽派代表建筑

类别古建形式
 ·江西鹰潭上清古镇改造项目完..
 ·为什么德国不会发生强制拆迁..
 ·海南7个村庄入选首批中国传统..
 ·湖南辰溪五保田古村入选首批..
 ·苏州重修古城保护控制性详规..
 ·盘点苏州古城保护的五个阶段..
 ·西方城市如何保护自己的老建..
 ·贵州十大民族特色古建筑评出..
 ·古村落是岭南民俗文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