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山遗址发掘现场
记者25日从昙石山遗址博物馆获悉,闽侯新发现30多处史前遗址,它们多属于青铜时代黄土仑文化类型,有少量属于新石器时代昙石山文化、青铜时代黄瓜山文化类型。
据昙石山遗址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2011年5月30日,经省文物局批准,该馆启动了“闽江下游流域史前遗址考古调查”,调查区域包括福州、南平、三明和宁德4个设区市,闽侯县是第一站。截至去年12月,考古调查队在闽侯县新发现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史前遗址30多处。
据介绍,这些新发现的史前遗址,大多集中在闽江两岸。闽江北岸,以闽侯县白沙、荆溪两镇为主;在闽江南岸鸿尾乡发现的部分史前遗址,大多分布在海拔较低、山势平缓、相对独立的小山包上。在白沙镇的保境山遗址、孔庵山遗址、马坑鸡公山遗址、十三营遗址、溪口后山遗址,荆溪镇的龟山遗址、仁山遗址,鸿尾乡的坪峰山遗址、千里洋遗址等处,都发现了大量印纹硬陶片。
“春节后我们将对鸿尾乡的坪峰山遗址进行考古试发掘。”工作人员介绍说,此次闽江下游流域史前遗址考古调查,对于系统了解闽江下游古人类的聚落分布情况与遗址保护状况,丰富昙石山文化内涵与实物资料具有深远的意义。
推荐阅读:
吐鲁番胜金口石窟发现唐代居址
为了保护弥足珍贵的古建筑遗产
诸暨文保单位屡遭破坏 古建筑保护刻不容缓
北京官方确认两明清古寺被用作高档餐饮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