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商在玉器街选购玉器
“天下玉,平洲器。”40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平东与“玉”结缘,从此改变了这个小村的命运。40年后,一个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的中国玉器城正在崛起,将彻底改变当地的城市面貌。
日前,2012中国国际珠宝展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南海桂城平洲作为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之一,首次以“平洲玉器”区域品牌形式组团参展,成功在京城打响“平洲玉器”的知名度。眼下,随着平洲玉器城的规划和建设的提速,平洲正逐步形成集翡翠原材料集散、成品加工、批发零售、观光旅游、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玉器文化产业中心。
与玉结缘:平洲玉器品牌亮相国际珠宝展
走在平洲玉器街上,两边是仿古造型的玉器商铺,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玉镯、挂件、玉雕等,琳琅满目;玉器碰撞的清脆声、客商讨价还价声,声声入耳……
谁能想到,在这条繁华的玉器街背后有这么一个故事:40多年前,平东不过是一个安静的小村庄。但是,与玉结缘,彻底改变了平东的命运。平洲玉器人都不会忘记,最早是陈氏三兄弟把“玉”带到平东来。
上世纪70年代中期,陈广、陈作荣、陈锐南三兄弟创办平东墩头玉器加工厂,专门承接省陶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的业务,负责加工玉耳扣及怀古等光身玉器等,开创了农民玉器加工的先河。随着玉器厂的业务量增加,逐渐培养了一批玉器设计、加工、制作的技术人才。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平洲涌现出一大批玉器作坊,形成了玉器加工产业,催生了规模化的玉器交易市场。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玉雕师傅们纷纷慕名来到平洲安家落户,前店后厂(作坊),或者直接在家中加工、销售就是当时玉器街的真实写照。但早期发展的十几年中,推动力主要来自民间,缺乏规范引导,看起来零乱又不利于市场再发展。
到了上世纪90年代,政府投入资金整理平东大道两边的店铺,开辟了平洲玉器街,平洲玉器这块招牌也名气渐响。2001年12月,平洲珠宝玉器协会应运而生,制定了一系列规范行业经营行为的制度,并由专职工作人员处理投诉。至今,协会已吸收30000多名会员,并一直围绕着行业自律为消费者维权,调解、仲裁行业内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生意纠纷,促进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2010年2月,平洲珠宝玉器协会获得了“平洲玉器”集体商标的使用权。
如今,经过40多年的嬗变,不计算翠宝园在内,平洲玉器街商铺数量已上升至2000多家,600多家玉器作坊。2012年12月中旬,2012中国国际珠宝展在北京举行,作为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之一,“平洲玉器”区域品牌首次在展览中亮相,进一步提升了“平洲玉器”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信誉度、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平洲玉器”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推荐阅读:
包头石拐区吉忽伦图嘎查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海南儋州东坡书院将现历史原貌
非原址复建只能为申遗减分
成都天府广场发现精美南宋庭院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