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千亿“再造汴京”的新闻热度尚未散去,山西大同耗资上百亿、且已经悄然动工的古城再造计划又引发新一轮舆论热议。有一个巨大的疑问始终盘桓我的脑际:这些复古建筑即便惟妙惟肖,真的能吸海内外众多游客的脚步吗?
大同素有“中国雕塑之都”、“凤凰城”、“中国煤都”之称,开封亦有“七朝都会”、“中国菊城”之盛名,两座古城均有着绵长、厚重的历史,而城中保留相对完好的古代建筑,更是与众不同的景致,不去有效利用和深入挖掘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反而热衷于“推旧建新”,着实让人惋惜和不解。
不可否认,这些意图“大发展”的城市决策者们希冀通过大手笔、大动作、大投入,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一改当地旅游业需求不振的现状,其殷切之情、紧迫之意不可不体察和宽宥,也应该予以最大限度地谅解,但推倒现有古建筑,再建仿古建筑,其做法是否舍本逐末?再者而言,动辄数十亿、上百亿,花费的可是真金白银,作为纳税人的当地民众同意吗?其方案是否经过专家的科学论证?如果出现烂尾,谁来负这个责任?诸多问题无解,浩大的工程却已开工,只能说缘于个别官员的“政绩冲动”作祟,更通俗点说,系“GDP崇拜”后遗症所致。
时下,城市复古建设中有两种风气值得警惕,一种是自己有古建筑却不珍惜、不保护,任其风吹雨打衰败去,甚至有的城市因为商业利益一推了之;另一种是明明没有,偏要挖空心思、人为制造出古建筑群,藉此吸引游客眼球。
历史建筑的意义在于文化载体和先祖的创造印迹,从某种意义上说,再高级的“复古”也难以完整地还原历史原貌,只能是以廉价的“历史资本”为商业开发提供赚钱的机会,这不是在保护历史文化,更像是一种“瞎折腾”。明白了这些,城市决策者们大可不必非得通过“复古”拉动当地经济,反不如把现有的历史保护好、在原有基础上发展好,这才是最现实、最熨帖的保护。
推荐阅读:
广东河源两百岁“盐商古桥”屹立康禾河上
广西梧州九坊路古城墙出现渗水现象
新疆巴里坤清代满汉“双城合璧”城墙保存完好
广东第一古村的修缮保护政府财政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