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最早可追溯至辽代,现在,不仅城内古文化遗迹较多,也是全国小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试点镇、辽宁省确定的十个综合体制改革试点镇之一,是瓦房店市次中心。复州城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复州城不仅要建东北大型的果蔬交易市场,推进工业园建设,还将打造十里商贸街,让历史上商贾云集的复州城,再次成为辽南的商贸重镇。
复州城曾是历史上一个重镇
复州城镇辖区目前将近120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17.8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一个大河农场,有四个社区,共143个居民组,2.2万户,将近5.4万人。
由于交通便捷,复州城在历史上就是一个重镇,古城建于辽代。据记者了解,镇内的文物古迹众多,唐代的永丰寺、辽代的永丰塔、清代的横山书院和清真寺、树龄为500年的中国槐以及历代的知州衙门,成为大连非常难得的文化遗产。传承至今的皮影戏、东北大鼓、双管乐,分别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由于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不仅历史上的复州城是一个商贸中心,现在的商贸业也很兴隆,个体商户就有1216间,每年批发零售业的总额可达到6亿元,带动周边8个乡镇40多万人口。
八里村为“东北黄桃第一村”
不仅商业发达,农业也有优势,目前,复州城农产品生产基地已具规模。是东北地区较大的优质桃和蔬菜经销基地。被称为“东北黄桃第一村”的八里村,现已成为沃尔玛油桃农超对接基地。
通过科学管理和推广,八里村先后建起温室大棚4000栋,年产黄桃1.5万吨,人均收入2.1万元,产品畅销到全国10余个省市并出口到东南亚、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在示范效应的驱动下,形成了以八里村为核心,辐射岳山村、双龙村、镇海村的万亩产业带,有效地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近10个乡镇桃业生产的发展。与农业相配套的年产值上千万元的龙头企业发展到5家,他们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与农民建立了密切而稳定的利益连接机制,发展订单农业上万亩,5000多农民成了工人。
未来发展:农业工业商业旅游齐头并进
针对未来发展,复州城提出了“稳定农业,立足工业、发展商业,推进旅游”的思路。
农业:建东北大型果蔬交易市场
八里村棚桃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棚桃产销基地,每年四月份到十月份是桃子的盛果期,果品销售覆盖东北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地,并远销俄罗斯。复州城计划未来几年,建一座东北地区大型果品蔬菜交易市场,将复州及周边乡镇现有的桃子批发和蔬菜批发形成一个完整的农产品批发体系,并进一步积极推广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棚桃生产技术,打造温室棚桃品牌,将岗后、安台等发展为水果专业村,重点发展陆地鲜桃和罐头桃生产;以古井、大河、东瓦、莲花的冷棚蔬菜和温室蔬菜为主产业带;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以复州河为主线,在古井、大河、东瓦建设生态农业旅游线路,重点发展西瓦拦河闸两岸都市农业。
工业:吸纳大型建材批发市场
将建大型木材、建材市场、汽车交易中心,吸纳大型建材批发市场落户复州。将进一步完善复州工业园区内的规划,扩大规划用地面积,细化项目区分类,优化基础设施配套方案。
商贸:恢复辽南商贸重镇形象
复州城计划继续发挥区位优势,打造精品商贸,规模商贸,建十里商贸街,建设五条特色商业街,即餐饮一条街、旅游商品一条街、五金一条街、休闲娱乐一条街和服饰精品一条街。
未来几年,复州城中心商业区将成为瓦市最重要的商业网络节点,成为辐射整个辽南地区的商业重镇。因为靠近长兴岛临港工业区,这里未来还将建大型物流仓储中心,承接长兴岛临港工业区的运输和仓储产业。建立一个交易量大,管理水平高的农副产品和工业品物流基地,为东北地区的水果、蔬菜、工业品的产、销、流通提供大型产销集散区。
旅游:建一条历史自然旅游线
复州有着千年历史文化底蕴,保护和维修历史文物已迫在眉睫。同时,复州城又是通往驼山海滨森林公园、红沿河核电站的必经之路。与仙浴湾景区、长兴岛景区邻邦相望。复州城政府表示,这已经形成一条理想的旅游配套线路,未来几年将大力发展旅游业。
推荐阅读:
梦回千年“人造古城”能否成功“穿越”
山西新绛消防三位一体构筑古建筑“防火墙”
孟加拉国古城入选濒危遗迹 遭破坏无法修复
广东大埔县专款修缮百年古民居肇庆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