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山西绛县古民居将过“新生活”
来源:运城新闻网  日期:2012-8-16

明万历年间古民居,虽历经沧桑,却依然展现出当年的恢宏与精致

明万历年间古民居,虽历经沧桑,却依然展现出当年的恢宏与精致

投资5亿元,建起明清民居城,把散落在各地的部分古民居搬迁到一处

投资5亿元,建起明清民居城,把散落在各地的部分古民居搬迁到一处

    据了解,目前,运城各县(市、区)大部分古民居产权属于私人所有。意识到古民居“很值钱”的人,于是就将其租赁或者变卖构件,以获取眼前的经济利益;那些意识不到古民居价值的人,则将其改建或者拆毁,这种破坏行为是管理部门所无法控制的。

    柴广胜说,绛县保存的大量古民居已经成了古民居中的“孤岛”,在得到有关部门和专家重视的同时,也引来了文物商贩贪婪的目光,古民居保护形势非常严峻。

    运城市文物局文物博物管理科科长王大奇说:“整体而言,运城古民居保护的情况不容乐观,尤其近20年古民居消失得非常快。我认为自然损毁、居住者的房屋改造和放弃使用等原因,是目前运城古民居保护上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现在古民居监管保护工作的重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章第二十一条规定:“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有损毁危险,所有人不具备修缮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帮助;所有人具备修缮能力而拒不依法履行修缮义务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给予抢救修缮,所需费用由所有人负担。”

    王大奇说,虽然国家通过法律形式明确了文物保护单位的所有者应履行的义务,但对此项规定是否能执行到位,是一个全国性问题。

    柴广胜说,绛县文物旅游局最近这几年,一直在遴选县域内文物价值较高的古民居,并报请县政府将它们作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予以公布。“可喜的是县政府2009年12月4日颁布了《关于加强古民居保护的通告》,我们可以此为执法依据,加大对盗贩、破坏古民居及其构件行为的打击力度。”

    美好愿景:古民居将被集中“照顾”

    近年来长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著名作家、民俗专家冯骥才,在一次关于古民居保护的对话中谈到,从城市保护的角度看,文物与文化不是一个概念。文物是指名胜古迹,显示着一个城市历史创造的极致。文化的内容却广泛得多,它更多表现在大片大片的民居中,是城市整个生活文化的载体,也是城市真正的独特性之所在。

    柴广胜说,在他眼中古民居已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更是一种人文活化石。当现代人习惯居住在钢筋水泥筑成的高楼大厦而渐渐遗忘了古民居时,如何保护这些弥足珍贵的人文遗产便显得尤为迫切。如何让古民居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旅游开发中旧貌焕“新颜”,从到文物旅游局工作,他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2010年4月,在政协绛县第十一届四次会议上,作为政协委员,柴广胜在议政发言时提出建设“绛都精品古民居博物馆”,将全县范围内具有较高价值的精品古民居,以异地集中的方式进行保护。这一设想得到了当时参会人员的热烈响应。

    此后两年,柴广胜多方联系,寻求合作伙伴,并与一家由绛县籍人士创办的投资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2012年5月,在深圳文博会上,绛县和北京大地春投资有限公司正式签订《明清民居城项目建设合作协议书》。双方约定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有关规定,拟对绛县新发现的254处古民居中的精品,采取异地保护的方式,集中迁建70座~80座明清时期的古居,本着“修旧如旧”的文物修缮原则,对这部分濒临倒塌的宝贵文物实施有效保护。

    2012年7月25日,总投资5亿元的绛县明清民居城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按照规划,这个民居城占地面积500亩,建成后年接待游客可达80万人次。

    “现在项目选址已经确定在我们县城涑水大街南侧,下一步就将这些精品古民居一砖一瓦地搬迁、原样重建、集中安置起来。在最大限度地保护好古民居的基础上,开发古民居旅游文化价值,将古民居群开发建成古民居博物馆,让现代人通过这个古民居博物馆感受体验明清时期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到古民居将来的保护和利用,柴广胜如是说。

    王大奇说,在国家具体的保护政策没有出台前,绛县根据实际情况吸收民间资本,将古民居进行异地保护,为运城在古民居的保护利用上走出了一条有益的探索之路。“合理科学的规划开发,就目前而言,就是对古民居最好的保护,符合人们的心愿,也是让古民居永远传承下去的一条好路子。”

    “当然现在我们仅仅走出保护明清古民居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以后的路还很长,但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将先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保护好、利用好。”柴广胜坚定地说。

    新闻链接:古民居易地保护实例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陕西省通过异地迁移把40座渭北古民居复原集中至西安南五台北麓,组合为乡风浓郁的明清街区长久保存下去,成为陕西古民居的珍贵标本。

    安徽潜口民宅博物馆国家文物局1982年起历时6年,将分散在安徽歙县各地较典型而又不宜于就地保护的10座典型明清古建筑迁移集中一处,在黄山市紫霞峰下明代水香园遗址建成潜口民宅博物馆。

    武汉黄陂木兰湖畔民居园湖北省2006年起在黄陂木兰湖畔启动明清古民居博物馆项目,复建从全省各地迁来的30栋古民居。这批古民居包括会馆、官堂、节孝坊、宗祠、书院等,均用原来的建筑材料复建。

    呼和浩特明清建筑博览园呼和浩特市将旧城区改造过程中拆迁的一批明清古建筑迁建到新的开发区,兴建“明清建筑博览园”实行易地保护。

推荐阅读:

抵御极端性天气能力弱 丽水市古民居亟待保护

浙江兰溪市斥资60万元抢救古建筑

荆州百年文星楼宛如废楼 流浪哥砸窗入住

广州番禺672处文物纳入“禁移”保护

分页:[1] [2]

编辑:菩提树
名称承德皇家寺院 普宁寺

类别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名称天下第一会所 河南社旗

类别总体布局
名称苏北小上海—水乡窑湾古镇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泰国大皇宫

类别皇家园林古建
名称天津历史文化名城之古城遗产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凤凰古城:水碧山青美如画

类别自然山水园
 ·佛教名山能否带来金山银山?..
 ·“文物毁于建设”羞辱社会文..
 ·旧城改造不能简单拆迁重建
 ·故宫符望阁漆纱窗在苏成功复..
 ·古城“复古”:经济与文化的..
 ·“大造汴京”造不出古城的魂..
 ·邓海建:开发商“保护”名人..
 ·不可移动文物多半毁于建设警..
 ·举债千亿元再造“汴京”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