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考古发现 >> 正文
风沙掩不住的居延文化遗址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  作者:阿荣  日期:2012-7-16

    那古朴自然、风光独特、富有神秘色彩的居延文化遗址,怎能不让人心驰神往。

    当我们走进居延文化遗址,顶着烈日,迎着黄沙寻找到那些两千多年前的遗迹时,发现和我们想象的大相径庭。那一座座被风沙侵蚀的古城,虽然早已失去了当年的模样,但从依稀可见的城墙、古塔遗迹仍能看出当年古城的规模。

    据介绍,3千多年前,居延地区曾是水草丰美的地方,由于地处西北内陆,常年干旱缺水,造成生态环境逐年恶化,古城遗址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近年来,考古人员对居延文化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和发掘,尤其对淹没在荒漠中的古城遗址进行了抢救性的发掘。

    用颜色来命名的三座古城

    走出浓郁的额济纳胡杨林,乘车在荒漠戈壁上游览。极目远眺,耸立在荒漠戈壁上的一座座古城遗址时隐时现。黑城、绿城、红城这三座用颜色来命名的古城吸引了我们的目光。

    黑城位于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达来库布镇东南25公里弱水河东岸,是一处保存较完整的古城遗址。远远望去,古城城墙高耸,赫然伫立在苍茫的大地上。登古城高处,只见一条干涸的河道从城南脚下由西向东蜿蜒而去,据说这里周围曾有粮田60万亩。

    黑城东西长470米,南北宽384米,城墙为夯土板筑,内有横木、绳索和荆棘相勾连。城墙四面加筑有“马面”,城池基本完好。城外的西南角,有一座土坯固建的圆顶清真寺。西北角城基处,三塔为一组的佛塔群非常具有特色,其中13米高的覆钵式佛塔是黑城的标志。

    据介绍,西汉时期,黑城就是居延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元1038年,党项人建立了西夏政权。西夏在居延地区设置了“黑山威福军司”,驻地是黑城。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率兵,一举攻破这一要塞。公元1286年,元朝扩建黑城,并在此设“亦集乃路总管府”。明朝初,大将冯胜出军西路,攻破黑城,黑城被划为边外地,便再无人经营。《重修肃州新志》记载:“肃军探哨至其地,间城郭、宫室。有庙,大堂上盖琉璃绿瓦,壁泥鹿毛粉墙……”这足以说明,这座荒废的古城,在清乾隆年间,其遗存之规模依然宏伟,建筑依旧精美。

    黑城真正遭受破坏是在20世纪初期,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先后几次到黑城大肆盗掘,所获文物竟用了近百峰骆驼才得以运走,此后,一个个文物盗掘者掠走了许多价值连城的文物,他们将无法带走的艺术精湛的建筑物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

    近年来,我区考古人员曾多次在黑城进行了科学调查和合理发掘,发现了大量的珍贵文物,特别是获得了我国最早的活字印刷品和最早的元代纸币。这里出土的文书中有汉文、西夏文、蒙古文、藏文、古阿拉伯文等各种文字,这为研究西夏、元朝社会历史和文化,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文献资料。目前黑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每年都有十几万名中外游客来此观光游览。

    从黑城东行13余公里,便看到梦幻般的绿城遗址。绿城因附近有规模较大的庙宇建筑群落,庙宇顶部的绿色琉璃瓦在阳光下鲜艳夺目,而得此城名。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绿城遗址损坏十分严重。1908年,科兹洛夫在盗掘完黑城后,又到绿城进行了盗掘。随后一些外国文物盗掘者相继窜入绿城,进行了肆无忌惮的破坏性挖掘。一大批珍贵的文物流向国外,也使古建筑遭到破坏而无法得到修复。

    走近绿城,只见城池呈椭圆形。城墙以夯土板筑,墙基厚3.5米,残高2米。城门设在东北角,外筑有方形瓮城。城内西侧的佛塔因挖掘已坍塌。

    绿城有东西南北4座庙宇。城内军事设施很少,随处可见的都是与生活相关的陶器等遗存。从绿城周围广阔的古屯垦区来看,当时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考古专家认为,这里不是军事基地,而是以生活为主的居民区,自汉代以后,中原与西域的贸易日渐加强,由于绿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来往于中原和西域的商人必经此地,中西方文化在这里交融。古城的中间有一条穿城而过干涸的水渠,也许在当年这条水渠里的水能供全城的人饮用。

    据介绍,从绿庙残存的大量遗物考证,绿城庙宇建筑十分壮丽辉煌,气势非凡。上个世纪6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绿城遗址中,发掘出10多尊造型优美、色彩艳丽的泥塑佛像和西夏文经卷。

    红城距离黑城11公里,这座古城是用当地的红土建成的。红城是居延塞的一座城鄣,为汉代张掖郡居延都尉府所辖障塞,建于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废弃于东汉。红城是居延地区汉代建筑遗址中保存最完好的城鄣之一。

    红城遗址所在的地势稍高于周围的戈壁滩。走进红城,记者有了登临高城的感觉,古城呈正方形,城门向南,城外西南有一组烽燧呈直线伸延远去。

    古老的烽燧今犹在

    近日,在额济纳旗发现了一座汉代烽燧,命名为阿德格库秀尔烽燧。烽燧整体已坍塌损毁,形似一个土丘。烽燧东西长14米,南北宽15米,残高5米。该烽燧是甲渠塞列隧北段的一座单体建筑,是汉代居延边塞军事防御设施。

    汉代时期,居延地区是边防要塞。由于这里气候干燥,很多烽燧经过战火和风沙的破坏后还能保存下来。

    位于额济纳旗达来库布镇南30余公里处居延地区甲渠候官下辖的第十六烽燧,是一座保存比较完整的汉代烽燧遗址,黄色的胶土夯筑成墙,原来可能高约16米左右,现在由于风蚀,最高处仅存7米了。

推荐阅读:

金华市历史文化村落将得到基本修复和保护

天津古文化街天后宫提升改造全面启动

老城老屋为谁而留?

江西乐平古建筑修复“修”出新产业

分页:[1] [2]

编辑:菩提树
名称德夯苗寨 醉迷湘西苗族风情

类别自然山水园
名称淄博四世宫保砖坊

类别省级文保单位
名称广东河源客家“围龙屋”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镇远古镇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山西孝义三皇庙

类别省级文保单位
名称甘肃伏羲庙古建筑

类别总体布局
 ·山西武乡上北漳村古民居 锁在..
 ·济南新农村建设不忘“活化保..
 ·浙江古村落破坏严重 文化遗产..
 ·聊城堂邑镇:千年古镇唱新韵..
 ·广州古民居建筑文明的传承与..
 ·山西现存350座早期木构建筑理..
 ·青岛玉清宫遗址本月中旬首次..
 ·保护文物就该坚持“最小干预..
 ·专家呼吁:明故宫修建应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