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南京1912街区民国建筑改造被叫停调查
来源:南京晨报  作者:朱福林  日期:2012-12-12

笼子巷住宅B座

笼子巷住宅B座

颐和路公馆区第十二片区

颐和路公馆区第十二片区

颐和路公馆区第十二片区

    南京太平北路1912时尚街区内的一栋民国建筑,在进行改造的时候被南京市文物局叫停。这栋建筑始建于上世纪30年代,学名为“笼子巷住宅B座”,原为国民政府的官员住宅。今年11月份的时候,这栋民国建筑着手改造成餐饮场所,不过由于改造过程中建筑物出现险情,改造过程被南京市文物局叫停。

    老建筑改造,拆墙出现险情

    笼子巷住宅A座和B座是南京1912街区内为数不多的真民国建筑之一。B座建筑在今年的改造中,发生了险情,被南京市文物部门及时喊停。

    记者在1912街区内看到,这两栋民国建筑并列成排,中间被一处庭院隔开。目前,位于北侧的笼子巷A座,是正在经营的一家中式餐饮店。位于南侧的笼子巷B座,则是正在被围挡改造的那栋民国建筑。记者在该建筑西侧的南京重要近现代建筑保护牌上看到,这栋建筑编号2009035,属于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的官员住宅,砖木结构,英国传统半木构建筑风格,具有景观与地标作用。

    “这栋房子在改造的时候,结构出现了问题,玄武区文化局对他们进行了查处。”南京市文物局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玄武区文化局对该建筑改造现场进行检查时发现,建筑一楼的一面墙体遭到了拆除,导致建筑物出现了险情。为此,玄武区文化局对1912街区给予了5万元罚款的处罚,并责成1912街区延请东南大学的建筑专家,对这栋民国建筑做了评估,制定加固方案。

    加固方案获通过,老建筑将经营轻餐饮

    “加固方案已经通过了,其实并不是这次改造拆的墙。”1912街区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1月份他们向南京市文物局递交了笼子巷住宅B座的结构加固方案。在方案获批之前,现场已经停止施工多日。11月21日,加固方案通过专家评审,随后他们才开始继续施工改造。

    记者在南京市文物局的批复文件中看到,市文物局表示对笼子巷住宅B座托换拆墙的方法,表示基本同意,同时要求施工方对墙体、基础进行必要的加固,尽可能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对所有的木结构进行全面检查,对老化腐烂构件予以置换或者加固。另外,文物局要求工程有关情况,要即时向文物局进行汇报。

    玄武区文化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进行的改造,已经通过了专家的评审。1912街区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此前该栋建筑租赁给了南京移动公司,目前则是租赁给了上海的一家餐饮公司。考虑到中式餐饮的油烟等隐患,该建筑在改造之后将作为日式料理店,这样的“轻餐饮”对建筑物的影响更小一点。

    古建筑利用遇难题,1912街区试图改变

    记者在1912街区现场看到,笼子巷住宅B座内的装修改造正在紧张进行中,三层楼内有近10名工人在同时作业。一楼的西侧,原有的一堵墙体已经被拆除,目前正打造成吧台大厅,二楼三楼则按照原有格局,装修成一个个包间。装修现场剩余了部分工字钢,这些工字钢被用来加固墙体和建筑物的基础。

    在笼子巷住宅B座北侧,是类似的一栋小洋楼――笼子巷住宅A座,目前正在经营中式餐饮。记者在A座东侧的山墙上看到,这里是餐饮店的厨房,油烟的溢出物已经将附近的墙体熏变了色。1912街区相关负责人也向记者坦承,中式餐饮对这样的砖木结构建筑,确实存在隐患。但是限于目前的经营局面,这批建筑又很难找到新的经营方向。1912街区内有四处被纳入文保单位的建筑,如何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这几处建筑,也是他们1912街区正在研究的内容。该负责人表示,除了餐饮和酒吧之外,他们希望能在南京1912街区内引入更多的社会功能。

    不久前,1912街区举办了新星星艺术节,作为1912街区图变的表现之一。一九一二集团总裁陈俊对此表示,成功的公共艺术将有助于城市的复兴及再生,令相邻的建筑都能受益并共同成为当地的象征与荣耀。它为城市增值,为城市的民众、环境以及财政金融带来利益。

    颐和路十二片区:投资超四亿元,市民难踏足

    2006年,南京市启动了著名的民国建筑片区――颐和路十二片区的保护和改造。这项工程南京市投入4亿多元。不过,遗憾的是片区改造完成之后,这里却成为了普通市民难以踏足的私家场所。

    江苏省文物局李明昌处长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文物保护的目的,就是要让它为公众所用,服务于百姓。所以在文物保护进行到一定程度,都是要对外开放的,要达到一定的利用率。“如果只保不用,意义何在?而且只保护,不开放利用,对文物本体也不是好事。”

    下关大马路:21处保留建筑将作为社会公共展示平台

    “南有夫子庙,北有大马路”,正在拆迁改造中的下关滨江片区,曾是民国时期的繁华之处,大批文化遗存和历史遗迹散布其间。记者从下关区滨江开发指挥部获悉,以下关大马路沿线为主体的21处民国建筑,将被保留下来。这批建筑在整修之后,大部分将作为社会公共展示平台,作为民国文化的展示窗口。

    今年上半年,矗立在下关大马路上的原下关码头候船厅开始修缮整治,毗邻的中国银行南京分行旧址、江苏邮政管理局旧址以及南京招商局旧址、中山北路576号、和记洋行等民国建筑也将进行修缮。

    南京博物院原院长徐湖平表示,文物保护和商业化结合并不矛盾。此前,南京主要是强调对文物本体的保护,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包括民国建筑在内的文物如何进行利用,这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推荐阅读:

避暑山庄安消防全面升级 虎皮墙保20年内不倒

广州番禺区拟建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

阆中古城开工修复古文庙 中标企业无相关资质

贵州十大民族特色古建筑评出

编辑:菩提树
名称中国名楼——南京阅江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中国名楼——贵阳甲秀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中国名楼——岳阳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河南平顶山香山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中国“抱团”申遗的10大名楼

类别风景名胜建筑
名称介休后土庙 传承千年琉璃文化

类别古建结构
 ·贵州十大民族特色古建筑评出..
 ·古村落是岭南民俗文化博物馆..
 ·广西危旧骑楼拟由政府“收购..
 ·“文物医生”为邕城古建筑开..
 ·罗哲文:多少遗憾 都付断壁残..
 ·古城复兴重在突破发展瓶颈
 ·莫让“棒杀”抹杀了开封复兴..
 ·旅游专家谈论巨资再造古城是..
 ·西塘模式之人与古镇“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