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文物古迹 >> 国家级文保单位 >> 正文
太和城遗址
来源:互动百科  日期:2009-11-20
    南诏太和城位于大理古城南7.5公里、苍山佛顶峰麓、太和村一带。太和城原为河蛮城邑,城内还建过小城金刚城及南诏避暑宫。立有南诏德化碑,碑阴题名41行,是研究南诏初期阶层的结构,职官制度的重要资料,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和城遗址

    太和城遗址-遗址概述

    太和城遗址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太和村西苍山佛顶峰山麓。

    遗址西依苍山,东临洱海,是扼锁下关与大理的咽喉,地势十分险要。此城原来为“洱河蛮”所居,唐开元二十五年(737年),蒙舍诏诏主皮罗阁在唐朝的支持下,击败河蛮,统一了六诏,徙居此城,建立了南诏国,此城亦成为南诏政权建立后的第一座都城。

太和城遗址

    城市颇具规模,根据唐樊绰《蛮书》记载:太和城“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现在遗址仅存两道夯土城墙,北城墙西从佛顶峰台坡向东北延伸至洱海之滨,长3225米;南城墙西从苍山五指峰麓向东延伸至洱滨村,长3350米。夯筑的残墙基宽为4~5米,高2~4米,全城面积约3平方公里。位于佛顶峰上的佛顶寺,其周围地面高出寺内地面0.3米,房基厚近4米,为一面积近3600平方米的土台,据传说当年南诏国的避暑宫及金刚城即建于此处。

    太和城遗址内有南诏德化碑,位于太和村西140米,原下关至上关古道的西侧,约立于公元766年。碑高3.97米,宽2.46米,厚0.6米,呈长方形,顶有榫孔,原应有额,现已不存。

    碑文残损过甚,碑面正文原来有3800余字,现只存256字。碑文主要记述了南诏政权建立初期的一系列重要史实,如唐开元、天宝年间唐王朝支持蒙舍统一六诏,后双方发生矛盾,唐王朝三次派兵讨伐南诏,南诏投向吐蕃,以及西开寻传(今德宏傣族、景颇陈白治州境)、筑拓东城(今昆明市)、设置官制等史实,记录十分详尽。碑背的职官题名现在保存有41行,提供了南诏初期职官制度和许多民族参加南诏政权的情况。

    碑文相传为南诏清平官郑回撰,唐御史杜光庭书。文章婉转动人,词藻华丽。书体在行楷之间,遒劲秀拔,有李北海(李邕)的笔意。唐大历元年(766年),南诏王阁逻凤立此碑于太和城宫门外。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为金石家王昶访获,嘉庆三年(1798年)李亨特就地建亭保护。此碑是研究南诏历史及其与唐朝关系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太和城遗址位于大理古城以南7公里的太和村西苍山佛顶峰麓。遗址西起佛顶峰,以南延伸至洱滨村,长3350米,以北延伸至洱海岸边,长3225米,全城面积约3平方公里,一直到明朝后才逐渐荒废,现在保留着一些断壁残垣。

    太和城曾经是古代南诏国的都城,公元739年迁都于此,直到779年,作为南诏国都,是南诏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分页:[1] [2] [3]

编辑:左一峰
关键字:
按地域:
按类别:
水洞沟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距银川市60公里,位于灵武市临河乡水..
中国直立人化石及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物出土地点。在陕西省蓝田县东15公里..
禹王城遗址是中国东周魏国早期都城安邑遗址。传说禹曾居此,故俗称禹王城。位..
曲阜鲁国故城是中国周代鲁国都城遗址。在山东省曲阜市区和东、北面。周成王..
 ·永新"蜈蚣桥"身刻"境福桥"和..
 ·山西稷山发现新石器时代庙底..
 ·川南发现清代极精美的雕刻墓..
 ·板桥镇发现北宋"掌印砖"
 ·邯郸明代大名古城终露真颜
 ·四川广安发现古墓群
 ·眉县发现距今两千多年秦代铜..
 ·世界最大水下采石场探秘
 ·淅川龙山岗遗址考古发现三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