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艺术 >> 古建法则 >> 正文
浅论中国古建筑折屋之法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6-8-24

    第四:建造心理的原因

    屋顶趋向陡峻主要是自宋以后。随着都市繁荣,豪富之家争建高楼大厦,为了突出自己的房屋,就竞相抬高屋顶以相炫耀。古人的想法并不难理解,西方圣经故事中人们建造高高的通天塔触怒了上帝,今天全球不仍在继续着摩天大楼热,人们总是希望不断创下新的第一高度,这种心理需求即使时空回溯也不曾改变。举架之法发展成熟,可以建造出华美壮观的建筑来满足人们的心理。

    第五:实际操作的原因

    古人记载:苏州拙政园三十六鸳鸯馆,按轩提栈规定为五算,内部鹤胫轩与船篷轩之提栈应以此为准绳。该建筑就轩深及轩式,改鹤胫轩提栈为四算半,船篷轩提栈为五算半,将中部天花升高,较富有变化。至于屋顶构造全部采用草架,按例至少用提栈三个,并可自五算起算,脊柱应为七算,庶可符合“堂六厅七殿庭八”之规定,但该屋草架提栈过于呆板,曲线亦欠柔和,似有使原有制度,殆因采用草架之故欤。

    可见,举折之法说到底只是公式,在实际操作工程中,经济,材料,技术等各种问题综合作用都会影响到如何“折”和“举”多少的问题。

    8-结语:由折屋之法说开去

    曾经唐的宏伟豪放,宋的柔和绚丽,渐渐消失在屋顶柔和的线条轮廓中了,取而代之的是明清官式的沉重,拘束,稳重,严谨的风格。

    在此番现象背后,看到的是中国木架结构体系经过三千年的发展,由简陋到成熟再到复杂,近而趋向简化的历程。我国古建筑的营造,发展到清朝已经高度标准化和定型化,而清1733年颁布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则进一步予以制度化。建筑的标准化标志着结构体系的高度成熟,但同时也不可避免使结构僵硬化。而其每一时期的演进都是技术和艺术共同推进的结果。这便是我透过“折屋之法”所认识到的中国古建筑营造法之来龙去脉。

    纵观历史,不由赞叹我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今天,在深厚的文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凭借强大的的动力继续向前发展,而我们也正在创造着明天的历史!

分页:[1] [2] [3] [4] [5] [6]

编辑:樱花
 ·现代社会需要古建筑的返璞归..
 ·安徽太湖县蔡家畈古建筑群修..
 ·广州古建筑玉虚宫变断壁残垣..
 ·朱启钤故宅消防隐患重重
 ·太原唐代古建天台庵修缮完毕..
 ·山西千年古村落保护不到位 一..
 ·四川资阳城区修绿化带发现东..
 ·考古发现新疆规模最大太阳祭..
 ·湘西浦市古镇发现“高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