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新生
来源:西安日报社 日期:2014-6-30
丝路申遗成功后,我省下一个又将会是谁呢?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申遗是由一个国家来提起申请,我省目前积极向国家申报,进入到国家的世遗预备名单。据专家分析,为了应对每年1个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的限制,我国的申遗名单不少都是“跨省区捆绑打包申遗”、“线性申遗”,比如此次丝路申遗,就是采用的“线性申遗”,申遗成功,会有很多文物点列入世界遗产。
据最新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目录显示,全国共有45处列入中国的预备名录,包括我省的西安城墙、韩城党家村古建筑群、榆林统万城列入了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其中,西安城墙是和南京城墙、襄阳城墙等省市的城墙打包申遗,党家村古建是与山西丁村古建筑群作为山陕古民居联合申报的。下一步,我省还将向国家申报汉唐帝王陵,争取列入国家的预备名录。
二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此次丝路申遗只涉及三国,但从2006年正式启动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遗项目至今,先后参与的国家多达12个。
陕西最初列入申遗推荐名单的共12处20个遗产点,其中西安在我省范围内的申遗点最为密集,共6处14个点。如今,汉长安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兴教寺塔五处已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未来,我市将恪守《世界遗产公约》,把严格保护作为第一要务,加大遗产的广泛宣传,培养公众的保护意识;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加大监督和执法力度,在全社会形成热爱丝路遗产、保护丝路遗产的浓厚氛围。同时,继续推进五处遗产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各遗产点的旅游基础设施,着力提高丝路遗产旅游的软实力。
除了已列入申遗预备名单的5处遗址之外,我市还有对明德门遗址、含光门遗址、延平门遗址、天坛遗址、大唐西市遗址、兴庆宫遗址、大清真寺、草堂寺鸠摩罗什舍利塔、大秦寺塔等9处和丝绸之路息息相关的遗产点。市文物局表示,今后将以大量实践探寻出的保护规律为基础,连贯持续地对这些遗产点进行保护,形成示范和带动作用,全力推进全市大丝路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模式,以世界遗产的保护管理要求为标杆,不断推动全市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水平,发展全市文化旅游事业,促进西安城市文化建设,提升西安投资环境,充分彰显西安丝路起点的历史地位,推动西安与丝路沿线城市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作出巨大的贡献。
三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丝绸之路是东西方之间融合、交流和对话之路,近两千年以来为人类的共同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回首古老的丝绸之路,从汉武帝派张骞凿空西域后,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将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希腊文明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文明展开的主轴。作为一条中国连通西方、走向世界的路,丝绸之路寓意着友好与交流。
当古代丝绸之路的辉煌记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同时,它也为今天的陕西、西安描摹了一种可以达到的高度和可以拓展的空间。
记者获悉,我市将积极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城市间的文物交流展览,加强各国、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为进一步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奠定文化基础。同时,推动丝路沿线国家城市间的文物保护、考古等方面的技术交流,寻求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项目合作;开展与丝路沿线城市之间的交流,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城市文物、文化、旅游领域的合作,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
此外,我市计划依托丝绸之路厚重的文化底蕴,规划建设丝绸之路博物馆。把散落在其他博物馆里与丝路文化有关的文物集中起来展示,用文物讲述丝绸之路故事,突显丝绸之路历史文化主题,全面展示古代丝绸之路经济、文化、生态以及对外交流等场面及活动。通过集中西安丝绸之路文物资源,以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展览,反映古丝绸之路经贸、文化等交流的繁荣,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发展提供文化原动力。分页:[1] [2]
编辑:樱花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