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0多年前,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出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丝绸之路。大漠孤烟,驼铃古道,从此中西方之间的交通正式开通,揭开了延续一千多年的丝绸之路发展和兴盛的序幕。
今天,“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古老的丝绸之路焕发出新的生机。
一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文明史源远流长,文化遗产浩如烟海。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显示,全省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4905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处。
从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到此次丝绸之路申遗成功,陕西世界遗产从“一个”变为“八个”,用了27年的时间。
丝绸之路因丝得名,通过这条东西方贸易大通道,东西方人员来往、物产交易,极大地丰富了沿线人民的生活。经由丝绸之路,中国丝绸、茶叶、铁器等物产大量出口西方,或成为战士手中的尖刀利刃,或成为王公贵族们的掌中玩物。中国奉献给西方世界精美的丝绸,西方也以他们丰厚的物产回馈中国。胡萝卜、胡桃、胡麻、胡椒……一个“胡”字,道出了这些物产的来源。这些物产多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来,如今已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客。
“千年之前,丝绸之路以开拓性精神创造了世界文明交流的辉煌。今天这种精神在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丝绸之路上,发挥着与世界对话、同文明交流和创造性保护的作用。这是东方智慧对世界的一次最华丽阐释。”省文物局局长赵荣如是说。
分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