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艺术 >> 总体布局 >> 正文
“非遗”花缤纷 “侗韵”竞芳香
来源:柳州日报  日期:2014-6-6

    魂之所在,鼓楼存焉。被誉为侗乡第一楼的“三江鼓楼”,世界最高、体量最大。楼高42.6米,27层瓦檐,充分展示了“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精湛、绝美。鼓楼内的四根杉木大柱直径均达70多厘米,树龄分别在一两百年以上,在鼓楼建筑史上绝无仅有。是侗族木构建筑的典型代表。

    三江侗戏从“嘎经”演变而来,已有170多年历史。侗语成为“戏更”。2011年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侗戏是侗族村寨间“月也”必不可少的文化载体。


    侗族农民画家群。


    饭养身,歌养心。打起油茶唱侗歌。


    自治区“非遗”项目三江侗绣  

    那是侗族大歌的经典曲目,穿越在具有民族文化标志的风雨桥、鼓楼,悠扬在三江侗族自治县神秘而深邃的山野中。

    这样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淀于上千年“侗感”的三江县域,耳濡目染,俯拾即是:大歌、鼓楼、风雨桥,讲款、祭萨、百家宴,狂野的“花炮节”,多趣的“拦路歌”,常演不衰的“侗戏”,民俗特异的“月也”……瑰丽的景色,梦一样的时空,充满“侗”感的原生态生活演绎,令人神往,迷离其中。在夏花盛放的五月,记者走村入寨,深入该县独峒乡、良口乡、同乐苗族乡、梅林乡、富禄苗族乡等“非遗”文化富集地,拥抱山村乡野,承接侗乡地气,采撷侗民族“非遗”文化的清芬,饕餮其“非遗”的美“识”。

    “非遗”才源汇三江

    云雾翩然的三江,民族风情浓郁,不仅自然生态秀美,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饶,汇聚成他乡人艳羡的“非遗文化沉积带”。在2006年全国非遗普查工作中,有如珠玉散落民间的侗乡“非遗”,经过家珍摸底、沙中淘金,分别从民族语言、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美术、舞蹈、戏曲、手工艺、民间医药、民间传统体育等分项中归纳整理,成果达16个大类126个子类700多个条目之多。

分页:[1] [2]

编辑:樱花
 ·霞浦屏风山贝丘遗址列入考古..
 ·聊城获重点文物保补助金7820..
 ·安阳发现一处古墙城遗址
 ·泸溪全力推进浦市古镇修缮保..
 ·深圳部分文保建筑缺乏保障成..
 ·千年古寺石狮被评“洋气十足..
 ·江西省4个传统村落整体保护
 ·宝相寺佛教文物"搬家" 即将亮..
 ·古建筑原居民老业态沉淀巴渝..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酵伙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系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斤拷为锟斤拷页 | 锟斤拷锟斤拷锟秸诧拷 | 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 | 锟截碉拷锟斤拷锟�
锟斤拷权锟斤拷锟叫o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锟斤拷   锟酵凤拷锟斤拷锟戒:Service@Yuanlin.com   锟界话锟斤拷0571-86438262
锟斤拷锟斤拷实锟斤拷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园锟斤拷锟教伙拷  |  通锟斤拷锟斤拷址锟斤拷锟叫癸拷园锟斤拷
战锟皆猴拷锟斤拷:锟叫癸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姐江省锟斤拷锟斤拷协锟斤拷
锟斤拷营锟斤拷锟斤拷证锟斤拷牛锟斤拷锟紹2-20100396
锟斤拷婢拷锟斤拷锟街わ拷锟脚o拷330100000040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