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铅山县河口镇,是一座被誉为八省码头的古镇,曾与樟树、吴城、景德镇齐名,并称为江西四大名镇,繁荣一时。如今,这四大名镇中,只有河口镇还保存着较完整的明清古街,被省、市文物专家称为江西第一古街。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城市中心的转移,这里众多文化古迹依然缺乏切实的维护,显得有些面貌疮痍,与过去的繁荣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修复好河口明清古街,让古街复兴是众多铅山人、上饶人期盼已久的梦,如今伴随着社会对文化价值的日益重视,实现这个梦已经不再遥远。
成功通过“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初评
“五一”前夕,一条关于河口明清古街顺利通过“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初评的消息,让长期关注这条古街命运的有志之士异常兴奋。作为我省唯一参选古街的铅山县河口明清古街,参加了由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报等单位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并获得初评第三名。初评遴选出15条街道(区)将进入大众评选阶段,组委会将结合专家与公众意见,从中选出10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因此,初评排在第三的河口明清古街很有机会成为我省首条“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上饶网友闻讯反响热烈
这次能在全国众多参评的古街中脱颖而出,证明河口明清古街的文化价值已得到了国内权威专家的认可。不管它是否能最终真的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河口明清古街已经通过此次活动向全国进行了一次有力地宣传展示,大大增强了外界对它的了解和认识,也必将引起上饶各界的更大重视。记者日前在一些网站上看到,众多铅山网友、上饶网友纷纷转发此条消息,并在论坛留言呼吁家乡人多多投票支持,还嗮出了自己拍摄的古街图片,显示出社会对这条古街的关心。还有部分不太了解河口明清古街的网友则对上饶至今还拥有影响如此之大的古街感到有些震惊,表示今后定要找机会去现场看看,感受感受这里历史文化氛围。
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古街复兴不再遥远
铅山县河口镇明清古街位于河口古镇的北部,起始于明初,临信江而建,是河口古镇最重要的中心街区,也是江西保存最完整最长的古街。它是中国明清时期以河兴商,以商兴街的典型代表。老街街名依次为一堡、二堡、棋盘街、三堡和半边街。北临信江,店屋南北相向(西端的半边街仅南侧建店)。这条长街以南,其他街、弄,或纵或横,根据地形随宜变通,不拘轮廓的方整和道路网络的均齐,自然而有序地一一展开。古街道平均宽约6米,原长约5华里,是当时闽、浙、赣、皖、湘、鄂、苏、粤等地百货集散地,店铺林立。据不完全统计,以往开设在这条街上的南北杂货、纸号、茶行、布店、药铺、油行、银楼、酒家、书肆,以及手工作坊等,店、厂共有540余家,老街上另有会馆、祠庙6处。路面用长条青石和麻石铺砌而成。街石上布满花车(以前用来装运货物的一种独轮车)车辙。如今,老街原貌保持基本完好的约有3里,店屋门面原貌保存较好的还有300余家,有的铺面的额坊上,老字号的印记清晰可辨。
专家认为,明清古街和众多的古建筑遗存,是当时河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历史见证。漫步在古街青石道上,古朴的韵味和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街道两旁明清时期的建筑,清幽的巷子里弄、悠长的青石道,仿佛都在诉说这条古街的故事。
河口明清古街还是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中“街巷制”的一种典型代表,它一改过去(唐中叶前)那种“坊”(居民区)与“市”(商业区)严格分开的“里坊制”,而是集商店、旅社、民宅与一街。街巷分布大量的古民居、会馆、庙宇,明代开凿的惠济河穿镇而过,构成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画卷。古镇的民居荟萃了江南明清居宅建筑艺术的精彩之笔,体现了我国建筑文化独特的装饰方法和布局方式。
河口明清古街是珍贵的历史遗产,为恢复还原古街的历史面貌,保护好这一珍贵遗产,一个宏大的明清古街修复改造工程已经提到了铅山县政府的议事日程。铅山县政府决定以《河口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为依据,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按照“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引资5亿元对明清古街进行保护性改造和旅游开发,把文化保护、城市建设以及旅游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振兴当地旅游经济。目前明清古街修复改造工程的概念性设计基本完成,招商也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
据了解,这次的改造开发项目拟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对明清古街民居信江沿岸进行立面改造。自九狮大桥至浮桥头段,全长700米,结合对防洪堤外观、路面以及172栋民居外立面进行改造和优化,设置文化设施,改善居民生活。二是整修一堡、二堡、三堡街所串联起来的2.5公里的明清古街。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重点对二堡、三堡街历史商铺予以整修,恢复部分老字号、名商铺。三是建设仿古商贸步行街。包括复兴北路即狮江路至金利合段,全长570米,其中狮江路至罗家桥约220米由县政府负责外立面仿古改造,其余部分即罗家桥至金利合段全长350米,区域面积18200平方米,由投资商改造。四是恢复经典古建筑。对建昌会馆、潘家花园(老河口镇政府)、徽州会馆(老职中)、吉安会馆、山陕会馆、天后宫等文物保护单位各保护建筑残缺损坏的部分进行抢救性维修和恢复,对建筑整体进行日常的维修保养,拆除建筑院落中后期搭建或违章新建部分,恢复期历史建筑格局及风格。五是修缮改造惠济河。重点整修罗家桥至大桥口段,开发水上游乐活动场所,将两岸房屋改造成集休闲、娱乐、住宿、购物于一体的功能性用房。六是建设停车场及配套服务设施。停车场面积约15亩,并配套建设游客接待中心等功能性基础设施。
这个文化旅游项目一旦成功实施,明清古街古街的复兴便指日可待,河口古镇的历史文化传统脉络将得以完好地传承,这个历史文化名镇也必将焕发出新的风采。
推荐阅读:
芦山地震再度敲响古城镇保护警钟
红砖燕尾的晋江长顺古民居 见证泉台经贸繁盛
商户称客流减半 凤凰官方称稳增
惨淡凤凰何尝不是“搬石头砸自己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