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或“不从商”历史建筑面临两难选择
来源:新华网 作者:熊明 日期:2013-4-18
法国水师兵营旧址大门
刚修缮完毕的《挺进报》旧址
“回锅肉,一盘138元!”“喝茶最低消费88元,吃饭人均600至800元!”
这不是五星级酒店的菜单,而是我市一家由名人旧居改建成的高档会所的报价。近日,重庆某论坛上一则帖子引发了网友热议:“老建筑一经改头换面,怎么就成了有钱人消费的场所了?”
一个老话题由此再次浮出水面:历史建筑究竟该不该“从商”?如果“从商”,保护与利用的平衡点又在哪里?
难挡的历史建筑“从商”潮
“名人旧居怎么有的成了办公楼,有的成了高档餐厅?”
3月16日,重庆老年大学几位摄友相约一起到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找感觉”,转一圈后,感觉有点失望。
一位网名为“市井摄友”的摄影爱好者向记者抱怨:“这些旧居的老照片我们都拍过,今天想再来补拍点资料图片。今昔对比,老建筑确实变漂亮了,但是好像都变味了。”
“现在历史建筑都逃不过滚滚的商业大潮!”另一位摄友遗憾地说。确实,历史建筑“被商业化”的不在少数。
早在2003年,位于南岸区弹子石谦泰巷142号(即南滨路)的法国水师兵营修缮一新,一部分成为了“重庆开埠史—开埠时期的南岸”陈列馆,另一部分变身为一个集咖啡、酒吧、茶艺、餐饮为一体的高级会所。凭借良好的地理位置和适中的消费价格,一度颇受人们欢迎。
2009年,某房地产集团花了近3000万元对渝中区胜利路132号的陈诚公馆进行迁建修复,并改为高档餐馆。当时,一些市民谴责陈诚公馆变成了“赚钱工具”。
此外,位于渝中区的国民参政会旧址一度被用作洗脚城(后来关闭);“李根固旧居变雪茄会所”、“刘湘公馆变豪华餐厅”等事件也相继发生,后被终止和整顿。
目前,位于重庆解放碑CBD核心区的中英联络处正在修缮之中。该项目负责人赵永波告诉记者,隔三差五就有电话找他,目的只有一个——租用即将修复完工的旧址搞商业经营活动。
历史建筑成了“唐僧肉”?
“我们也想把这些历史建筑保护好,可钱从哪里来?”3月15日,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后勤处主任黄小平指着研究院内的几处老建筑,一脸无奈。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4栋破败的老建筑呈现在记者眼前:黄色的外墙,歇山屋顶,砖木结构。其中,1号建筑内部天花板已损坏,木条裸露,顶棚出现断裂;2号建筑屋面坍塌,随时都有垮塌的危险;3号建筑墙体严重开裂;4号建筑屋檐已经腐朽脱落。
“这些老建筑都是抗战遗址,2009年挂牌为市级文物。”黄小平告诉记者,研究院内原有5处抗战遗址,其中1处文物因年久失修,挂牌前已垮塌消失。现存的4处文物为经济部中央工业实验所旧址,见证了重庆工业在抗战中的重要作用。这批文物如不立刻抢修,随时可能垮塌,甚至消亡。
“这批建筑的产权是我们的,但是我们估算了一下,修缮它们大概需要1200万元,作为事业单位,每年财政拨给我们的人头运行经费只有100多万,你说,我们怎么修?”
黄小平说,“去年,我们就这批建筑修缮一事给主管部门先后打了两次报告,但至今没有结果。因为主管部门也没有钱。”
这并非特例。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以南岸区为例,仅仅南滨路、南山一带便散落有历史建筑161处,需要不同程度的修复。而一般历史建筑的维修费用大约为每平方米2000—5000元,这笔巨大的维修费用仅靠一个地区的财力是无法承担的。
推荐阅读:
济南110年德式老建筑年久失修伤痕累累
故宫博物院院长称紫荆城将全面禁烟
建旧如旧 大连欲投资220亿重现金州古城
北京南锣鼓巷等历史文化保护区加贴二维码
分页:[1] [2] [3]
编辑:菩提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