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谈古论今 >> 古建资讯 >> 正文
古宅投资或是一场古建的劫难
来源:搜狐网  日期:2013-4-15

    4月4日晚上,国际影星成龙连发四条微博,表示正在考虑把他20年前收藏的10间古建筑中的4间送出国门,捐赠给一所新加坡大学做教学之用。

    成龙捐古建筑的微博发出后,引起网友的关注和讨论。许多网友希望成龙能够慎重考虑,让中国的建筑瑰宝留在中国。

    就在全国各地纷纷向城市化改造迈进时,被人遗忘在角落的古宅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并以惊人的速度成为江浙富豪的新财富游戏。拆装出售、买卖迁移、异地重建等已成为围绕古宅的关键字。

    分析人士表示,古宅市场投资热还是炒作成分居多。古宅既然作为一件投资收藏品,就要有市场接受者,古宅市场也没有一套相应的价值评估标准,并不具备成熟的投资条件。而且,真正有价值的古宅有可能达到文保标准,私下购买容易触及法律问题。

    据称,多数收购者都选择将买下的古建筑拆迁运往异地,而这种拆迁移植通常以“古文化移植保护”的名义进行,而文物界的专业人士大多将其视为一场古建筑的劫难。

    资本瞄上了古宅投资

    不久前,在淘宝网上有一家古建网店,通过网络售卖一座清代古祠堂。笔者在这家网店看到,一幢古祠堂的照片就放在网页醒目位置,标价近100万元。从照片上来看,这幢古祠堂保存比较完整,雕刻非常精美,木制构建的损坏也不大,连前廊的轩也保存较完整。

    不仅如此,网页上还贴出了不少明清时期的古民居的照片在叫卖,价格从几十万元到100多万元不等。其中,一座三开间花厅的清代早期古建筑雕刻,标价竟高达120多万元。

    店主还在网页上明确表示:本店长期收购苏浙皖明清建筑,另有大场地搭建成品古建,对于古建的安装拆卸、修复和运送皆有一条龙服务。据介绍,该网店开店以来已出手了10多幢古民居,散件就更多了。

    随着房地产投资热被压制,炒作资金纷纷涌向安徽、江苏、浙江乡间的那些建于17、18世纪的古村落,将一座座粉墙黛瓦的大屋变成了炙手可热的金融产品,这就是“玩古建”。一场聚敛财富的“拆村运动”在江南的山野间掀起。

    于是,在江西、安徽的一些地方,连保存状况一般、兴建于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市场价格也已涨至三四十万元一套。清代的古宅则有出价数百万元一套的。

    在这场聚敛财富的“拆村运动”中,有的一人收购了200多套古民居;有的纯粹出于收藏爱好,但并非所有人都真的将收藏与商业分离。玩着玩着,商业的洪流挟裹着文化,蜕变为高端投资。

    于是,在浙江、江西、安徽的一些地方,连普通的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市场价格也已涨至三四十万元一套,清代的古宅则有出价数百万元一套的。

    在浙江义乌,不少投资者深入浙江、安徽、江西的乡间,在那些面临拆迁的古村中搜寻民国以前有价值的古民居进行投资。一旦发现老房子就买下来,整体拆迁至异地,或存放于仓库,或进行重建。

    据称,国际影星成龙早在20年前收藏的十间古建筑,其中有7间明清两朝的古屋及古戏台等,有200年到400年的历史,材料多为紫檀木等名贵树种。这批老房子购自安徽,被拆散后先运到苏州修补,最后运到香港收藏。

    从2003年开始,上海大溪艺术品投资中心董事长邱学凡就热衷于收藏古宅,这位“玩家”目前收藏了8套来自江苏等地古镇的古民居。在江苏同里,由余秋雨题字的一座占地500多平方米的晚清小楼“汇贤泷居”,是邱学凡最为得意的藏品。

    如今,邱学凡开始转向将收购的古建筑进行整体迁建。从砖头到木板,都有专业人员拆解、封包、搬运。邱学凡为此做好编号,并将房子的历史及相关故事做好记载,入库收藏。在江苏同里,邱学凡备有一座大仓库,可以同时容纳数百套拆解打包后的古建筑。

    据称,古建筑投资队伍在江浙迅速壮大。从1993年起,江苏商人陈金根在苏州园林设计院和同济大学几位设计名师的指导下,组织一些能工巧匠奋斗十年,在吴江市松陵三里外的庞山湖畔建成“静思园”。这被称为目前中国最大的私家园林,园中收藏着从江南各地乡间收购而来的古民居超过200套,价值过亿元。

    而原杭州天目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钱永涛在杭州临安青山湖建设的“八百里养生园”,就迁入了70多幢徽派古建筑,有古寺庙、古衙门、古戏台、祠堂、社殿、书院古亭等,组成长达一公里的仿古街药街。

    开发商是一股更大的收购力量。近年来兴起的文化皈依和复古风潮改变了上海、杭州和江浙一带的高尚楼盘。据称,在项目规划设计中引入古建筑元素的理念在近三年里明显增强。

    于是,开发商派专人在全国各地收购有价值的老宅,买下后拆散,将砖木编号运到新楼盘中重新组装,以休闲会所、风情古街的形式进行商业运营,用于促进物业升值。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洋人也开始在中国收藏古宅。加拿大籍华人富商黄修志,从2000年开始了个人收藏古宅的历史。第一件“藏品”是苏州一座有260多年历史的民居,黄修志高价买下这栋古宅并修缮完整。黄修志最得意的收藏是中国著名诗人徐志摩浙江海宁旧居,距今已有480多年的历史。

推荐阅读:

芜湖:历史建筑“复活”留住“城市记忆”

隆回县滩头年画文化老街被拆

打着申遗幌子拆古刹令人生怒

宁波蒋氏故居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启动

分页:[1] [2]

编辑:菩提树
名称福建培田明清古民居建筑群

类别古建形式
名称粉墙黛瓦婺源古宅的前世今生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陕西府谷宗常山龙泉寺

类别寺观建筑
名称周庄水乡 抹不去的江南残梦

类别人工写意山水园
名称中国十大私家古典园林

类别私家园林建筑
名称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

类别国家级文保单位
 ·安徽百年古民居遭拆卸被抛售..
 ·刻泥成画 姑苏城里的老砖雕
 ·震泽:三管旗下 建蚕丝文化古..
 ·老公园古建之殇 半是落寞 半..
 ·海南定安龙梅村欲申报历史文..
 ·仙逸与入世 北京园林建筑思想..
 ·江西鹰潭上清古镇改造项目完..
 ·为什么德国不会发生强制拆迁..
 ·海南7个村庄入选首批中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