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聚和大院
秦家大院
天佛寺依照明嘉靖年间浇铸的铁佛原貌重新打造的三尊石雕佛像
四大院落各具特色“弯”也是一种风格
打开城墙右边的铁门,记者跟随丰都县文管所工作人员付坤明进入围墙内,一股浓烈的怀旧气息扑面而来。
付坤明介绍,小官山古建筑群由王家大院、周家大院、卢聚和大院、秦家大院、天佛寺、会川门6处地面文物组成,建筑群总占地面积就有2万多平方米。
记者在现场看到,王、周、卢、秦四大院落成方形布局。木板墙、雕花窗、青石地……每处院落,牡丹、仙鹤等精致的雕刻都无处不在,尽显大家风范。
不过,虽然都是典型的川东建筑,但每家大院都各具特色,如王家大院为一进三重四合院落,周家大院则为一楼一底宅院,卢聚和大院则由上、中、下三组院落构成。
除了精致的雕刻外,一些弯曲的柱子和横梁也随处可见。是年久失修,还是修建者故意为之?
“这种不拘一格的风格正是峡江建筑特点所在。”全程参与复建工程的丰都县前文管所所长李国洪告诉记者,峡江人修房子喜欢因材就势,柱子并不一定要修得笔直,而是尽量保证原貌,把它用在该用的地方,“既承重又增添了一些别样的美感。”
还原古寺中的佛像 切割峭壁上的佛面
在卢聚和大院的上方,一座悬山式屋顶、穿斗结构的寺庙散发着古老的气息。
付坤明介绍,该寺为天佛寺,原位于县城西郊,后毁于兵焚,在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改建。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寺庙由山门、前殿、后殿及左右厢房构成。柱墩为大象、蟾蜍等动物造型,十分生动。后殿内,三尊近2米的石雕佛像盘坐于莲花之上,神情安详。
“这三尊石像可费了大力气哦。”付坤明说,寺中原来的三尊佛像都是明嘉靖年间浇铸的铁佛,但已被破坏或移走。然而明代铁佛浇铸工艺难以复制,为此,他们特意请来工艺高超的大足石匠依照原貌,重新打造了三尊石雕佛像。
而在天佛寺旁边的山坡上,一块面相饱满的石刻佛面也大有来头。
据了解,这块高3.4米、宽2.4米的佛面从丰都长江大桥北岸的峭壁上切割而来。“那里有段险滩叫观音滩。”付坤明说,明天顺年间,一些船家为求佛祖保佑,集资建了这个佛面,此后,“水淹大佛首,轮船不能走”的民谣在丰都广为流传。
推荐阅读:
河北宋家庄:紫荆关外第一庄
许昌关帝庙的文物价值
山西古代建筑精华之汤庙谜团
山西古代建筑精华之永乐奇观
分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