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近日召开的第49次市规划委员会议上,审议通过了潘安湖湿地公园潘安古村规划设计方案,一座彰显徐州传统民居特色、集逸静雅致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潘安湖湿地公园潘安古村建设项目即将启动,这是我市修复采煤塌陷地、实施生态再造的又一典范。
市委书记曹新平要求,古村落内建筑要保持北方民居的建设风格,并大胆引入现代建筑元素,做大建筑的开间,切实提高建筑的居住、经营等实用性。要把握好建筑的空间尺度,做好古村落的交通组织,研究好古建筑的造型和用材,充分彰显古村落古色古香的历史风貌,把古村落打造成为扮靓潘安湖的一颗明珠。
变废为宝 实施生态再造
潘安湖湿地位于贾汪区南部,地处徐州主城区与贾汪区中间地带,距两地均约18公里,距京沪高铁徐州东站约5分钟车程,区位和交通优势突出,为“三重一大”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约25至30平方公里,核心景区约2万亩。
潘安湖湿地集“基本农田再造、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四位一体,潘安古村规划项目位于潘安湖湿地公园中心区一座小岛上,北靠园区主干道,南望潘安湖,成为湿地公园中绝佳的休闲度假场所,规划项目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潘安古村将打造成为集文化、度假、餐饮、娱乐于一体的景观度假建筑群。
传承文化 传统民居再现
潘安古村规划用地现为较为原始的自然生态湿地,其周边公共服务设施部分已建成,如北侧湿地主干道、西南向醉花岛等,另有部分设施准备建设。潘安古村作为湿地公园中心,为潘安湖和各个岛屿形成景观中心,将各景观资源有效连接,并最大化景观价值,场地自身也借助周边景观资源得到价值的提升。
建筑以再现徐州传统建筑为目标,塑造地道的徐州传统街区形式,设计借鉴了南方滨水建筑的空间关系,与自然结合,力求营造一种近乎自然生长的肌理,形成建筑错落有致、街道蜿蜒曲折、空间有开有合的集群。建筑单体的材质以就地取材为原则,采用我市本地的木构抬梁、青砖灰瓦,建筑立面通过木质的广泛使用而更通透灵动,整体风格朴素秀气,塑造隐逸古村的印象。
推荐阅读:
保护古城和城市现代化在拉萨不矛盾
应保护古建筑让中国城市魅力永存
山东聊城历史文化街区拆除殆尽 古城旧貌换新颜
石家庄8大古村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