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首页 | 谈古论今 | 文物古迹 | 古建艺术 | 古建营造 | 古典园林环境 | 古建器皿 | 古建历史 | 古建论坛
 古建首页 >> 古建历史 >> 无小类 >> 正文
百年临沣寨有个美丽"旅游梦"
来源:平顶山晚报  作者:王民峰 谢睿  日期:2013-1-7

朱紫贵家深邃的过道

朱紫贵家深邃的过道

    临沣寨,位于民风淳朴的郏县堂街镇,始建于明末,重修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因雄伟的红石寨城墙而得名,被誉为“中原第一红石古寨”。她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生态博物馆”。近日,她又入选中国传统村落。

    84岁的朱广生的祖辈们151年前耗巨资重修临沣寨时,或许不曾想到,她会成为中原村落文化的经典缩影,人类文明发展轨迹的“活化石”。现如今,经过多年的保护和修复,她正向着美丽的“旅游梦”前行。

    冬日探访临沣寨

    “在紫禁城9999间古建筑中,只有一间半是明代民居,想不到临沣寨居然有3间。”2002年夏天,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等到临沣寨考察后,认为临沣寨民居建筑从明至清,在时代上没有缺环。它们集中地出现在一个村落中,这在中国实属罕见,“填补了中国古建筑在村寨方面的空白”。

    这一说法,让记者对临沣寨充满了好奇。

    1月4日,天气虽然晴好,但因正值深冬,依然冷飕飕的,不过记者心里狂热不已:“红色寨墙围成的村子到底是啥样?她是如何建成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一路上,记者不停地向去过几次的同事“问东问西”。

    从市区驱车向北行驶约30公里,走在弯曲的乡间小路上,透过层层树林,隐隐约约地望见长城般带着垛口的红石寨墙,看起来古朴而厚重。走近临沣寨,记者用手触摸着仔细观察,发现这种红石是一种类似紫红的暗砂红,粗糙中有种岁月凝固的质感。

    为“不虚此行”,来之前,记者联系了郏县堂街镇文化站站长尹亮亮,他研究临沣寨长达13年,吃住都在村里。说起临沣寨,他能“三天三夜不合嘴不睡觉”。

    “想揭开临沣寨神秘的面纱,咱先从主门‘临沣门’开始吧!”记者从临沣寨的溥滨门进了村,尹亮亮远远地出门迎接,一边介绍,一边给记者引路,不一会儿,就到了临沣门。高大的寨门上方红石匾上,有朱俊甫题写的楷书“临沣”二字。“朱俊甫的名望绝对不低于朱紫峰,要不然不会让他题字,这个人到底是谁?13年来,我查遍了史料、墓碑、石刻,也没有找到相关介绍。”尹亮亮推测,朱俊甫应该是当时的朝廷红人、高官或文化名流。“临沣寨有待破解的谜还有很多。”他笑着说。

    厚厚的两扇榆木大门开启在两边,外面包裹的锈迹斑斑的铁皮诉说着历史的沧桑,铁皮上“同治元年”、“在壬戌”的字样清晰可辨。尹亮亮说:“缺个‘岁’字,我2000年来这儿时就没了。”抬头望去,可以看到寨门上的灭火水槽。此外,寨门外的两边各有两道石槽,汛期发洪水时,用木闸板插入,里边用沙袋填实,防止洪水进入寨内。

    “这个马道是明清官道,南达云贵,北通幽燕。”走在西寨墙外用红石板铺成的小路上,尹亮亮告诉记者,这条路曾经是车队、马帮、商旅、行人过往的交通要道,昼夜车水马龙。另外,寨墙外的双道护城河可通达长江,当年,运送官盐的船舶呈现出“百舸千帆”的景象。

    不难想象,历史上的临沣寨,地理位置是多么重要。

    登上寨墙环顾四周,记者发现村子的布局很特别:道路呈“井”字形,处处是弯道,居民沿街而居。“临沣寨不仅具有建筑史学价值,还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尹亮亮说,墙外有双道护城河,具备防御、防洪功能。从建筑风水上说,临沣寨两面临河,村子处于一片洼地的高岗上,能聚水聚财,属于风水宝地;从城门设置上讲,完全按照八卦设置;从象形上来说,它像一只小船。

    据尹亮亮介绍,临沣寨共有3个寨门,按八卦的三个方向设置,村里的道路迂回曲折,还有暗道,其中西北门因临沣溪而取名“临沣”,这也正是今天临沣寨寨名的由来。《水经注》记载:“柏水经城北复南、沣溪自香山东北流入郏境,至水田村,一由村南而北,一由村北而东,环村一周,复东北至石桥入汝”。此处的“水田村”就是今天的临沣寨。西南门为“来曛”门,取自《诗经》“曛风南来”一句。东南门叫“溥滨”门,取自“利溥渠之滨”之意,历朝历代的官员、贵宾来临沣寨都要从此门入。

    村里保存大量的明清古居,走进村子不难发现,临沣寨的建筑既有中原农村特有的以砖、石为主体的高大深邃,也有南方以木格子门窗为装饰的小巧玲珑,红石雕刻精妙美观,木制浮雕惟妙惟肖。

推荐阅读:

平顶山郏县渣园村

山西阳曲三畛村

湖南板梁古村

巢湖洪家疃古刹钟声穿越千年

分页:[1] [2]

编辑:菩提树
夕佳山民居古老的建筑 精美的落地花罩,是民居建筑木雕装饰的一绝 在..
历史淹没在深邃富丽的建筑中,格调却“刻”在沧桑的建筑之上,古代建筑是我..
西窑 碧落寺碑亭 双桥 碧落碑 在晋城西北约十五华里的泽州县南..
“寺中隙地固多,而屋宇寥寥中,有中殿削落更甚。然规制奇古,绝不类..
我国丰富的古代建筑不仅是文化瑰宝,也是建筑史上的奇迹。 在全国各地纷纷申..
站在“五凤坊”长廊,可以看到紫阳街上的石窗展示 夜色中的悟真坊。紫..
 ·西方城市如何保护自己的老建..
 ·贵州十大民族特色古建筑评出..
 ·古村落是岭南民俗文化博物馆..
 ·广西危旧骑楼拟由政府“收购..
 ·“文物医生”为邕城古建筑开..
 ·罗哲文:多少遗憾 都付断壁残..
 ·古城复兴重在突破发展瓶颈
 ·莫让“棒杀”抹杀了开封复兴..
 ·旅游专家谈论巨资再造古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