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索与发展
在对街区转型升级和业态调整中,街区借鉴国外一些街区着眼于激活和再利用的观念,一改以往对历史街区静态消极的保护思维模式,保证了在有序的循环更替中保护地段风貌的原生态和整体性。街区从1992年起历经十五年六轮规划,最后确定了“以全面保护为前提、以运河文化和工商文化为特色、以江南水弄堂为风貌、以旅游休闲为功能”,构建科学有效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修复体系的指导思想,并使这一指导思想在整个街区保护性修复和商业运营中得到了贯彻执行。南禅寺·清名桥街区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对街区的保护、整治和复兴,延续历史文脉,塑造人文特色,优化综合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把街区打造成集世界文化遗产、旅游休闲度假、文博艺术欣赏体验于一体的国际旅游街区,使之成为无锡旅游最具江南文化特色、最显运河古韵风情的绝版地、最具竞争力的精品景区和购物街区。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在进行的整体规划、旅游策划和商业策划中,均将体验型互动作为重要内容予以考虑,在街区保护性修复和商业运营等各阶段工作任务中也都进行了跟进。
无论是古典式还是现代型,无论是以文化创意为主体还是以旅游为主业,街区要生存、要发展的根本还是依托商业的振兴和发展。为确保南禅寺·清名桥街区商业兴、人气旺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街区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措施:
1、在专业市场和特色街运营上做特、做优、做精。
南禅寺商城目前有多个专业市场,如黄金珠宝一条街、茶文化一条街、美食一条街、服装市场、书城、学生用品市场等,还有月光型经济的酒吧休闲区、创意型经济的文化产业集聚区等,街区有5000多家经营户,一些特色经营项目在沪宁线乃至华东地区都有一定影响,因此街区着力打好“商贸牌”,在“做特、做优、做精”上下功夫。“做特”,就是做到有特色、有特点、有
特长,呈现目标定位一体化、经营特色个性化、总体特色规模化的显著特色;“做优”,就是通过创造优良环境、提供优质服务招商引客、繁荣市场;“做精”,就是在决策时精心构思,实施时精品开路,管理上精益求精。街区有“城中城”(书城、服饰城)、有“城中街”(美食街、珠宝街)、还有更多的“城中店”,打“商贸牌”出的不是一张两张牌,而是一副牌,“牌”与“牌”之间的对应和联动,促进了街区滚雪球式的发展。
2、通过事件营销、节庆文化使节事旅游和商贸促进举头并进、相辅相成。
南禅寺·清名桥街区的商贸功能形成较早,但政府重点引导和开发则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旬,至今经过十多年的滚动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纵观街区近十年来的发展,其重要的一条就是以文兴商、以商促旅,通过一系列的兴市旺市活动吸纳人群,引起关注,以人气带动商气和财气。因此在推动街区作为景区和商贸圈双重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事件营销”是其提高关注度和美誉度的重要途径。“事件营销”主要包括节事旅游和商贸促进。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旅游节事在城市推广,旅游营销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它连同其它节事活动一起,构成了节事旅游的重要吸引物。而鉴于南禅寺·清名桥街区既作为景区同时又作为“商城”的特殊的“新综合体”现象,“旅游搭台、经贸唱戏”的文章就更值得大写特写。街区先后举行的古运河文化旅游节、世博婚庆盛典、古运河诗歌节、金秋美食节、元宵庙会等活动,均吸引了大量的市民和中外游客,另外举行的服装节、珠宝展、茶文化节、购房节、家电节、无锡旅游商品展、收藏品展等更是结合街区特色,聚集了大批目标人群。以去年而言,4月份的购房节意向客户达1000多组,最后成交额超亿元;10月的金秋美食节客流量达百万人次。今年的家电文化节吸引了上百个中外品牌参与,以街区商户为主体的五一特卖会人群熙攘,成交暴增,一系列的节庆和广场营销为处于不稳定状态的经济大气候探索了一条新路,为政府提出的促消费、保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旅游节事策划和商贸展示推广互为一体,相辅相成,极大地提升了南禅寺的人气,也给入驻商家带来了巨大商机。今后,南禅寺在管理与发展上应谋求旅游节事与商贸展示更好的结合和统一,全力打造景区的旅游休闲之美和商城的繁华红火之旺。
3、以科学管理和创新发展的有机结合实施品牌提升。
历史和现实赋予南禅寺·清名桥街区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千年运河古韵和妙光禅韵,百年工商繁华和人文荟萃,运河申遗、城市中心南移以及地铁等轨道交通的沟通等一系列因素,为街区的发展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和潜力。为此,街区强化管理,通过管理树品牌,增效益,通过对大品牌、大商户的引进和培育使之成利税大户,通过对业态的调整使市场进一步细分、目标消费人群进一步集中,通过扩大服务范围、吸纳更多委托管理和经营物业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还将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和重分配,确保街区不但有响亮品牌,还有优质资产,并通过资产盘活、可用资金量放大等多种经营、夯实家底,最终以上海豫园、南京夫子庙等的成功运营模式获得更大规模的发展,成为中国古典式商业街建设和发展的一面旗帜。目前,街区进一步制定了三年发展纲要,以期在高目标定位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高品质的业态调整,真正把清名桥街区打造成一个多功能、多业种、多业态的集合体,真正实现水岸联动,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消费者的购物、餐饮、休闲、观光、娱乐、健身等各种需求,形成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强大示范效应和品牌辐射力;同时着力把总占地面积约为21公顷的“大南禅寺”区域打造成为集人文旅游和多元商业于一体,以无锡特色传统民俗和市井文化商业为核心、以多层次现代商业和商务外延为补充、具有良好形象和社会效益的城市地标。坚持高效率的运营管理,进一步探索创新运作机制,科学发挥政府、市场“两只手”的作用,探索资产运作加资本运作相结合的运营模式,确保街区持续健康发展,以把街区真正打造成一个商旅文一体、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交融的国际知名街区。
推荐阅读:
鹤山凌村兄弟义士坊的往事
安徽运漕古镇的袁公馆
珠海斗门老街
东莞千年古村 中堂镇潢涌村
分页:[1] [2]